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史实评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明朝史实评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那些事儿跟历史差别大吗?
《明朝那些事儿》和真正的历史还是有区别的。
因为正史是居于事实基础进行记录的,思维比较严谨,所记录的事情一定是有书可考,有据可查的。而《明朝那些事儿》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明朝兴衰的原因,风格幽默诙谐,虽说在大事件上也是根据史实描述的,但是很细微处与史实还是有出入的。
明末历史必读书籍?
对于想要了解明末历史的读者来说,以下是一些必读的书籍,它们提供了深入研究明末历史的重要资料和观点:
1.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这本书以幽默风趣的笔调,生动地讲述了明朝历史中的各种故事和***。虽然并非正史,但它能够帮助读者初步了解明末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
2. 《明朝的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这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续集,继续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介绍明朝末年的历史事件。通过阅读这两本书,读者可以对明末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明朝的秘密》(作者:罗贯中):这本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罗贯中所写,虽然是***形式,但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元素,描绘了明末时期的政治斗争、社会变革等情节,对于理解明末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 《明朝那些事儿(上下)》(作者:黄仁宇):这是一本学术性较强的著作,作者黄仁宇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对明朝末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观点,适合对明末历史有较高要求的读者。
2、《明实录》: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
3、《国榷》: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历时30余年编撰的明朝编年体史书。因忠于史实,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成为***
4、《明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明史,成书在《明史》之前,因册数少(4册),最便阅读。
明朝那些事唐朝那些事儿这两本书写的真实吗?请给出详细理由?
如果把当年明月比作医生的话,那大明朝无疑就是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当年明月是把大明朝的病症从头到脚描叙了一遍,并且粗略的点出了致使他患病的一些原因。
历史的魅力正在于给人以思考和暇想。明朝那些事作者只是用***的笔法叙述史实。参考的都是正史以及名家文章书籍。真实性不容置疑,但历史的难点在于你不可能百分百地还原场景,尤其是主人公的内心。所以不同学者对同一史实的发展,原因和影响都是见仁见志的,但都是负责任有理论依据的。《明朝那些事儿》里说张居正和冯宝排挤高拱,后来又有陷害高的意图。而百家讲坛郦波先生说那都是冯宝干的,事实上除了张本人,我们都不知他的真实想法。
另外,《明朝那些事》里的严嵩和方志远先生所讲的人物性格和作风也不大一样。但这个分歧融入了个人情感。 另外还有对万历的看法,《明朝那些事》认为万历二十年之后明政局混乱,但民间繁荣,学术活泼。阎崇年在《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认为明亡于万历。
《明朝那些事儿》,是当年明月在博客上连载的博文,这些博文至今还在,大家可以去看看,基本上都是日更的。
业余时间,要做到日更,要花时间去搜集史料、解析史料、消化史料,要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还得用一种大家比较乐于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说实话,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也已经比当时盛行的三无网文和地摊文学靠谱太多太多了。
从第一篇发布 2006-05-23 18:05:43 到 最后一篇的2009-04-10 19:28:42 ,三年时间,1779篇博文,他坚持下来了,写成这本书时,他还不到30岁。
他当然不可能方方面面考证明白,也不可能事事客观公正判断准确不掺杂个人感情,更不可能没有疏漏、错误。
要说严谨,即便像顾诚先生那样以数十年积累而终成一部《南明史》,自言【不满足于“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而是力求在史实上考订准确】,却也十分谦虚的表示:“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在我涉猎的明清史领域内,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相当有限,许多问题仅具一般常识,甚至毫无所知。实事求是的对待学问,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切忌把治学看得太容易,切忌过高估计个人的能耐”。
不管是《明朝那些事儿》还是《唐朝哪些事儿》,历史的魅力在于给人以思考和暇想,两个作者都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学识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有价值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明朝史实评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明朝史实评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