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的

kodinid 5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真正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像历史上说的一样吗?
  2.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注重什么?

真正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像历史上说的一样吗?

评价李世民一定要记住一点:

李世民是中国“亲自审定”历史应该如何书写的第一位皇帝

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的-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之前,皇帝们连“皇帝起居注”这种皇宫中的日志也不会去干涉的,史家自有传统,在春秋时代,记述历史的工作甚至是父子相传的职业,君主不得干涉。

司马迁的祖先就是周王朝专门写历史的“太史”,司马迁在西汉虽然被“宫刑”,并不是因为他写历史写的不符合汉武帝的意愿,而是因为他反对汉武帝族灭李陵,司马迁越界了,他可以如实写汉武帝为什么杀李陵(事实上司马迁也写了),但是不能在朝堂之上反对。

从李世民开始,中国再也没有司马迁,李世民抢走了笔杆子。

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的-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情理上来说,这非常不要脸,尽管他也并不能胡写乱写已经发生的大事件,比如他杀兄逼父霸嫂子,李世民是掩盖不住的。

但是,李世民霸住笔杆子之后,却可以在一些历史事件的小细节上做文章,胡写乱写,比如把李建成李元吉写的卑鄙***,酒囊饭袋,把自己写的委屈吧啦,英明神武。

实事求是的说,事实摆在那里,李世民英明神武是事实,委屈吧啦也就随着他说了,别人没有反驳的机会。

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的-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说李世民的英明神武制造了贞观之治大唐盛世,却也不尽然。

***盛世的基础其实是杨坚父子打下来的,李世民父子抢的人家的胜利果实,还是亲戚家的胜利果实,李世民是杨广的侄子。

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统一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教训,注重什么?


唐太宗从隋亡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唐太宗在位期间,君臣关系融洽和谐,契若金兰,为后世推崇。这主要缘于唐太宗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从谏如流,善于自省。盘圆水圆,盂方水方。因为皇帝闻过则喜,言者无罪,故臣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唐太宗对君臣关系多有论述,归结为三点:其一,君臣关系是鱼水关系。其二,君臣应尽责求治。其三,君臣应肝胆相照。在他诚心诚意地倡导和鼓励下,贞观时期谏臣盈廷,有记载向唐太宗进谏的就有30余人。

刘洎、岑文本、王珪、褚遂良、马周、虞世南等多能面折廷争,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批评。***粘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

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并且对谏言者常予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帝风端正,是君臣和谐的基石,而君臣和谐又对社会和谐起到了引领作用。

扩展资料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爱好文学书法,有墨宝传世。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中国。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即位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著名明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世民怎么看待隋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李世民 唐太宗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