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唐朝历史笔记,历史七年级唐朝

kodinid 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七下唐朝历史笔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七下唐朝历史笔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北宋末年气候?
  2. 尸穸什么意思?

北宋末年气候?

全球气候在北宋年间进入了小冰期。这时最明显的气候特徵有二,气温的急遽下降和降雨量剧减。

太宗期间,气候已明显变冷,江淮一带漫天冰雪的景象史不绝书,原先在长安洛阳一带可以种植的柑橘类等果树全部绝迹,而长江下游乃至太湖竟有多次完全结冰的记载,乘载货物的车马竟可在结冰的河面上通过,而从我们现代的经验知道,长江是几乎不结冰的,由此可见北宋当时的气温有多严寒。史书上曾记载当时驻守江西的南康军的进言:

七下唐朝历史笔记,历史七年级唐朝-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雨雪,大江冰合,车马 可度,可胜重载。

小冰期带来的,不仅仅是气温下降,也造成降雨量的剧减。根据宋史记载,单看北宋,光在开封地区,有纪录的旱灾便高达162次,本文在此不去考究真实的数据,但是这个数字多少反映了乾旱发生之频繁。

在《宋会要辑稿》中便记载了,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旱灾的频发已经让当时的朝廷焦头烂额,为了避免旱灾带了流民问题,朝廷透过各种有利的政策与措施,尽力让灾民们儘快返乡耕种,回归正常生活。

七下唐朝历史笔记,历史七年级唐朝-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了宋真宗时期,气候变迁引起的粮食减产已经严重影响国家根本。

作为国民主食的稻米首当其冲,稻米是需要温热而多雨的环境才能生长的农作物,汉代以前,中国黄河流域一带皆温暖多雨,均有稻米的生产,但自东汉以后,黄河流域稻米渐少,到了宋代北方除了少许旱稻尚可种植外,水稻已经基本消失不见了。南宋大儒朱熹在注解诗经曾有云: 「稻,南方所食稻米,水生而色白也。」如果当时中国北方还有稻米的种植,朱熹就不 会做这样的注解了。

了解决迫切的粮食危机,宋真宗还曾下诏,自福建一带引进占城(如今的越南)米至江淮地带,使得稻米能一年三熟,进而增加中原的粮食产量,但后来到了仁、英、神宗时,气候问题不仅没有减缓,反而逐渐严重,旱灾发生频率继续增高,从王安石当时的诗句就可以看出一二,诗句裡写到了当时开封一代的乾旱景象:

七下唐朝历史笔记,历史七年级唐朝-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柔桑採尽绿荫稀,芦箔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飢。

去秋东出汴河梁,已见中州旱势强。日射地穿千里赤,风吹沙度满城黄。

唐代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里记载,“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秋,宫内有几株柑树结实一百五十颗,味与江南蜀道进贡柑桔一样。”

而在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2200平方公里的太湖,全部结冰封冻,且冰坚实的足可通车。寒冷的天气,把太湖洞庭山出名的柑橘全部冻死

尸穸什么意思?

尸穸

尸穸,唐代笔记***集。撰者段成式(803~863)。唐代***家、骈文家。字柯古。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文昌,官至宰相。段成式以荫入官,为秘书省校书郎,累迁至吉州刺史,终太常少卿。所著以笔记***集《酉阳杂俎》最著名

基本信息

创作年代 唐代

作者 段成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七下唐朝历史笔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七下唐朝历史笔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稻米 北宋 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