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外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外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罗马帝国与唐朝在外交上有往来吗?
“拂菻”一名来自Rum一词,经由中介语言如亚美尼亚语、波斯语(如花拉子密语和粟特语)进入汉文典籍;643年遣使可能是拜占庭帝国著名的皇帝希拉克略(610-641)所策划,而由其他人实施,其目的是想联合唐朝共同抗击新兴***势力的进攻;在***势力征服伊朗高原的情况下,后来其他各次遣使主要经由活跃在中亚的景***来完成。 《旧唐书》卷一九八《西域传》: “贞观十七年(643年)拂菻王波多力遣使献赤玻璃、绿金精等物。太宗降玺书答慰,赐以绫绮焉。自大食强盛,渐陵诸国,乃遣大将军摩栧伐其都,因约为和好,请每岁输之金帛,遂臣属大食焉。乾封二年(667),遣使献底也伽。大足元年(701)复遣使来朝,开元七年(719)正月,其主遣吐火罗大首领献狮子、羚羊各二。不数月,又遣大德僧来朝贡。” 以文献记载,从贞观十七年(643年)到天宝元年(742)的100年间,拂菻国向中国遣使前后凡七次,即643年一次,667年一次,701年一次,711年一次,719年两次,742年一次。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有什么突出成就?
唐朝,国家开放,与国外往来,派唐三藏到印度取真经,设立西域都护府,保护丝绸之路,保护了古代与西方往来贸易的路上之路,沿海开放也与世界其它国家往来交流贸易,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开放发达的中国封建王朝,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历史舞台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跟世界互通有无,传播了优秀的中华文化输出,是中华文化与世界交流的榜样
隋唐外交在秦汉外交有哪些变化?
隋唐外交相对于秦汉外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 外交机构更加完善:隋唐时期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国使节、处理对外事务等,相对于秦汉时期的外交机构更加完善和专业化。
2. 外交范围更加广泛:隋唐时期的外交范围比秦汉时期更加广泛,与东亚、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区的国家都有交往,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外交网络。
3. 外交方式更加灵活:隋唐时期的外交方式比秦汉时期更加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朝贡、册封等方式外,还***用了和亲、贸易、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外交效果。
4. 外交观念更加开放:隋唐时期的外交观念比秦汉时期更加开放,更加注重与外国的平等交往和文化交流,而不是单纯地强调天朝上国的地位和权威。
这些变化反映了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为中国与外国的交流和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隋唐: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唐***鼓励外商来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天竺(印度半岛各国)、波斯(伊朗)、大食(***半岛)和欧洲(如拂林即东罗马)等许多国家。
水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波斯湾。唐与朝鲜有商贸、制度、教育、物种、技术、风俗等方面交流。
唐与日本有使节(遣唐使)、制度(大化改新)、建筑(奈良城)、教育(儒学)、商贸(***通宝)、生活习俗(和服)等方面交流。
隋唐与东南亚的骠国(缅甸)和南亚的天竺有使节、技术、宗教等交流。
隋唐与中亚的波斯和大食有交往。唐朝时中国人学习了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和周边邻国的乐舞风格。
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了行踪。
史载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外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外交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