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谁在写历史,明朝谁在写历史的书

kodinid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谁在写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谁在写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哪位历史名人说的?
  2. 《后汉书》曰“世有史官,以司典籍”,请问史官的由来及其历史是什么?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哪位历史名人说的?

  金正希。(也有人说是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明朝谁在写历史,明朝谁在写历史的书-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作者目前具体是谁还不知道,大部分人都认为是蒲松龄,但《山西日报》中曾提过“喻世明言”其中录 “题书斋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者〕胡寄垣,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解说〕此联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大,传说作者亦甚多,一说为金正希作,一说为蒲松龄题镇纸铭联。清人邓文滨《醒睡录》笔记,作者为明人胡寄垣,今从此说。此联引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说明笃志的重要性。”这里虽存谁是作者疑问,但也明确作者为明代胡寄垣。

金正希,即金声,崇帧初成进士。清兵南下,率众拒险抗清,恢复了安徽的宁国等县,不久清兵大至,战败被捉,于弘光元年(1645)被害。余曾读吴恭亨《对联话》,其中记载:“金又有题书室联云: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定吞吴。精气四射,咄咄逼人。后日之起兵与清军战,此联即其张本。”可见金正希是作者也不是空穴来风

明朝谁在写历史,明朝谁在写历史的书-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汉书》曰“世有史官,以司典籍”,请问史官的由来及其历史是什么?

“世有史官,以司典籍”,语出《后汉书·班彪列传》“讥正前史得失略论”,清严可均《全后汉文》题作《史记论》。这一篇在后代看来语出平常,但从史学史视角来看,其应为我国现存的第一篇系统的史学史论文。文中以当时的认知论述了自上古以至于汉的史学发展情况,但对于史官缘何产生,没有论及。后来史官建置则更不是他所能及的。对于前者,不能说是他的疏忽:时光轮转,古代的一些事情,在当日为常识日用,于现代人却如蒙昧谜团,是经见的。也由此可以看到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些裂痕!对一些重要的命题,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是必须要探究的内容。所幸典籍俱在,脉络可寻。

关于史官缘起,及历代史官建置源流这两个问题,在任何一部史学史著作中都有清晰的论述,限于篇幅,在这里主要简略的说一下个人的看法。

总体上来说,史官出于政,然后衍生为学。因此,对于史官缘起这一点,首先要理解史官的职能。

明朝谁在写历史,明朝谁在写历史的书-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谓“史”,执策记事是本义,藏往知来是史职。“藏往”是本,“知来”是用。

周官五史,俱主文献,然而执掌文献是“藏”,记述往古也是“藏”。可与比拟的,如个体的记忆力,在心理学上,记忆力为“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是测评个体智力的重要指标。而史官的诞生,则可以说为一个族群建设了强大的记忆力,并逐渐丰富为完备的知识库。

中华文明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早熟的文明,可以说,在其生成及成长过程中,史官制度的存在,功莫大焉。

故而,纵然抛却传说记载,按以上所述推论:中国史官的源流,与中华文明史的发展应是同步的。

至于中国古代史官主要职能的演变,以汉代为分界,经历了“天官”和“著作”(曹魏始设著作郎)两个发展阶段,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说的就是这两方面。

前者指向天地变化,主要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后者指向人事,用于塑造社会政治,影响人生进退!

在汉以后的正史中,天官学仅蜷缩在律历、天文、五行诸志。所谓天道远,人道迩,这也是人事渐繁的必然结果。另外,自颛顼绝地天通以来,由此所形成的由帝王独家为天代言的政治传统,也促成了天官学的式微!由此成为专门,从汉代的太史令到清代的钦天监,就是如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谁在写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谁在写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史官 金正 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