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四大名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四大名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四大名将,贺若弼对杨广怎么评价隋朝四大名将的?
1.隋朝四大名将有杨素,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其中杨素被称为隋朝四大名将之首。
2.贺若弼非常自负,当还是太子的杨广问他隋朝四大名将怎么样时。贺若弼说:“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这样自负的贺若弼,最终因为背后议论隋炀帝杨广,而被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杨广处死。贺若弼的父亲当初的告诫依然没能摆脱贺若弼最后的结局,这也是历史的悲剧。
隋唐演义里的四大猛将分别是谁?
隋唐演义里的四大猛将分别是: 罗士信、新文理、秦用、来护儿。 罗士信(公元594~622年),隋唐名将四猛之首。武器是一把镔铁枪。《隋唐演义》中绰号"今世孟贲",言其勇猛过人,恰如战国勇士孟贲。为秦琼干弟,身量奇高且为人憨傻,也就是今天俗话说的"傻大个儿"。
新文礼,《隋唐演义》中的人物,为弘霓关的总兵,坐下金睛骆驼,善使铁方槊,武功高强,后在瓦岗军攻打弘霓关时被杀。
秦用,《兴唐传》中的人物,秦琼的义子,绰号大锤公子,是隋唐之际的好汉,后被奸相宇文化及所献的***玉玺中的毒箭射死。四猛八大锤之一,武器黄铜倭瓜锤(也有说熟铜倭瓜锤、黄铜窝瓜锤、八棱紫金锤等)。来护儿(?-618年),字崇善,江都人,隋朝名将,东汉中郎将来歙之后。 来护儿早年投奔隋军,参与平定陈朝,累功至上开府,后随杨素平定高智慧起义,升任大将军。
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进封右翊卫大将军、荣国公。
大业八年(612年),隋军一征高句丽,来护儿率水军逼近平壤,终因轻敌致败。
九年(613年),来护儿随军二征高句丽,但因杨玄感造反,遂回军平叛。十年(614年),来护儿三征高句丽,迫使高句丽王请降。
后来,来护儿随隋炀帝巡幸江都,官至左翊卫大将军。义宁二年(618年),江都兵变,隋炀帝被弑,来护儿一同遇害。
隋代名将都是谁?
1,韩擒虎(公元538—公元592.12.26)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隋朝名将。入隋,文帝欲图江南,特拜擒虎为庐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任。伐陈为先锋,直捣金陵,执陈后主,进位上柱国,封寿光县公,终凉州刺史。
2,杨素(544—606.8.31)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后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卒谥景武。
3,史万岁,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隋开皇三年,奉命与突厥单骑比武决胜负,驰斩其一勇士,使突厥军不敢再战而退,每行军作战,身先士卒,善抚部下,将士乐为效力。因其南征北战,屡建战功,遭杨素嫉妒诬陷,被隋文帝冤杀。
4,贺若弼(544—607),字辅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
5,高颎(541—607)一名敏,字昭玄。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战略家、谋臣,隋代名相。自称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父高宾是上柱国独孤信的僚佐,官至刺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四大名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四大名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