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宫殿的历史,明朝宫殿的历史背景

kodinid 4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宫殿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宫殿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明宫殿遗址介绍?
  2. 明朝宫殿风格?
  3. 故宫有几个朝代把它作为皇宫?
  4. 简述明代的主要建筑成就?

大明宫殿遗址介绍?

大明宫遗址是唐代宫殿遗址,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位于陕西西安市太华南路。

大明宫原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避暑而建的夏宫,工程未完,李渊于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营造工程停止。

明朝宫殿的历史,明朝宫殿的历史背景-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高宗即位后,认为原来居住的太极宫过于潮湿,于龙朔二年(662年)对大明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更名为蓬莱宫,随即迁进居住。咸亨元年(670年),改名为含元宫。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大明宫。唐哀帝天祐元年(904年),大明宫废毁。

明朝宫殿风格?

中国宫殿建筑北京故宫为代表。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宫廷,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过。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房屋9千多间,故宫周围是数米高的红色围墙,周长3400多米,墙外是护城河。故宫规模之大、风格之独特、陈设之华丽、建筑之辉煌,在世界宫殿建筑中极为罕见。

故宫有几个朝代把它作为皇宫?

把故宫作为皇宫的朝代有2个,分别是明朝和清朝

明朝宫殿的历史,明朝宫殿的历史背景-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故宫全名“北京故宫”,旧时称为紫禁城,其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建成,先后经历了二十四位皇帝。北京故宫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两个,明朝和清朝。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即现在的故宫)和城垣,一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

明朝宫殿的历史,明朝宫殿的历史背景-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十二月,北京郊庙宫殿成。十九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此后北京一直是明朝的京师,故宫也一直是明朝的皇宫。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清军进入北京,紫禁城被清军接管。

同年十月,清世祖顺治帝迁都北京。十月初一,顺治帝在太和门向全国颁布登基诏书,清王朝正式定都北京。此后北京一直是清朝的京师,故宫也一直是清朝的皇宫。

故宫见证了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公元1406年即开始营造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清废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被逐出宫禁。

简述明代的主要建筑成就

砖的生产技术改进,产量增加,各地建筑普遍使用砖墙,府县城墙也普遍用砖贴砌,一改元代以前以土墙为主的状况。此外,还创造了一种用刨子加工成各种线脚作为建筑装修的工艺,称之为“砖细”,通常用作门窗框、墙壁贴面等。与之同时,砖雕也有很大发展

2.

琉璃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琉璃塔、琉璃门、琉璃牌坊、琉璃照壁等都在明朝有所发展,琉璃瓦在各地庙宇上普遍使用,色彩品种增多,中国建筑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特点已达到成熟阶段。

3.

木构架技术在强化整体结构性能、简化施工和斗拱装饰化三个方面有所发展。

明代的建筑样式,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

明代中国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时期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园林建设非常发达,明式家具也闻名世界。明代建设了两大工程,是北方军事重镇城堡体系和万里长城,以及东部沿海的防倭城堡体系,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建筑水平达到最高。明代的地方建筑也空前繁荣,各地的住宅、园林、祠堂、村镇建筑普遍兴盛,其中江南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诸省最为突出,直到今天,这些地区还留有众多的明代建筑。

南北两京(南京、北京)和大规模宫殿、坛庙、陵墓和寺观的建成,如两京宫殿、十三陵天坛、南京大报恩寺、武当山道教宫观等,都是明朝有代表性的建筑群。

曲阜孔庙也在明朝中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宫殿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宫殿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故宫 明朝 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