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十四阿哥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十四阿哥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十四帝排名?
1明太祖朱元璋2明惠帝朱允炆3明成祖朱棣4明仁宗朱高炽5明宣宗朱瞻基6、明英宗朱祁镇7、明代宗朱祁钰8、明宪宗朱见深9、明孝宗朱祐樘10、明武宗朱厚照11、明世宗朱厚熜12、明穆宗朱载垕13、明神宗朱翊钧14、明光宗朱常洛
1441年明朝发生了什么?
1441年是明朝正统六年,没发生什么事,倒是八年后1149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
1441年当时的明朝皇帝定北京为京师,也就是现在的首都,这一举措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因为在以前的几个封建王朝当中,他们都将都城定在西安或者是洛阳这样的古都,但是在1441年的时候,皇帝却将首都定在了北京,确立了以后我国的政治中心。
1439年—1448年,明征麓川之役。明朝于1439年、1441年、1442年、1448年,四次征伐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的叛乱,最后以盟约形式告终。
其他就不知道了倒是九年后1449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御驾亲征迎战瓦剌的伐明大军,在土木堡遭遇瓦剌军,明军大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同年,大臣拥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即位,年号景泰,是为明代宗;十月,瓦剌军直逼北京城下,兵部尚书于谦率军击退瓦剌军,取得胜利。
正德十四年是哪一年?
正德十四年是1519年。
正德
明武宗朱厚照年号
正德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506年——公元1521年)的年号,明朝使用正德这个年号一共16年。正德十六年四月明世宗即位沿用。
明代第十四个皇帝的皇后?
明代第14个皇帝,
万历神宗 朱翊钧
孝端显皇后 王氏
神宗原配,浙江余姚人,永年伯王伟之女,生于京师。万历6年(公元1578年)2月册立为皇后。
孝靖皇后 王氏
宣府都司,左卫人王朝寀之女。万历34年4月册封皇贵妃。
孝元皇后郭氏,她是朱常洛的第一个太子妃,她老公还没当上皇帝她就死了,皇后是后来追封的。
孝和皇后王氏,生明熹宗朱由校,这就是电视里提到娶的第二个太子妃,她生了朱由校后就死了,她儿子当皇帝后,追封她为皇后。
孝纯皇后刘氏,她是朱由检的母亲, 孝纯皇后刘氏,祖上是海州(今辽宁海城)人,被选入太子东宫,成为朱常洛的妾:淑女。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为皇太子朱常洛生下第五子朱由检,即明思宗崇祯帝。
康熙死后,拥有十万精兵的十四阿哥胤禵,造反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造反这种事情要靠天时地利人和,并不是说反就能反的。按当时胤禵的情况,看似可以一较高下,但其实仔细分析,他并没有造反的优势和条件。雍正也不是吃素的,既然能摇身一变成皇帝,肯定早已做好万全之策,控制着京城。
而且当时的十四阿哥身在千里之外,当他得知京城局势的变化时,京城早已被牢牢地抓在雍正手中。再加上得知父亲的驾崩,他哪里还有时间部署造反,只顾伤心赶紧回京奔丧,以至于将兵权交给了年羹尧,再无机会。
当然,即便军权没有落入年羹尧之手,他也未必容易起事。古代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很不巧的是由年羹尧负责,而年羹尧是雍正的大舅子,自然是站在雍正这边。这就相当于断了粮草,也就失去了谋反的优势,结果一想便知。
再说一切已成定局,如果他要反,那便是师出无名,名不正言不顺,会遭天下人唾骂的。他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也不想跟自己的亲哥哥为敌,所以即便他诸多不愿,也唯有接受,才能一切安好。
雍正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和九子夺嫡中的其他人进行清算,下场可想而知了。不过称帝后的雍正勤于政事,整顿吏治财政,建立了很多强有力的制度。他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
惕”,也算一位明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十四阿哥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十四阿哥明朝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