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500字

kodinid 5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杨广弑父夺皇位 读后感受?
  2. 西魏北周政权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有多大?
  3. 一代帝王李世民,后宫娇艳无数,为何14年不立皇后?

杨广弑父夺皇位 读后感受?

这一说法只是隋唐小说中提到的。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嫡次子,家中排行老二。当时,老大杨勇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杨广想要继承皇位,就必须先当上太子。于是,在他的长期运作下,于公元600年,杨坚一气之下废了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500字-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隋朝史料记载便可得知:杨坚应该是正常死亡,因为能召见大臣,嘱托身后事,正说明杨坚此时的头脑十分清醒。

  竟然杨坚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是太子的杨广只需要耐心等待几日便可,为何他偏偏要如此冒险呢?

西魏北周政权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有多大?

中国当时的西周东周,现在一致认为,中国已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周王推行‘’天下共主。‘’四处游牧民定居;城镇开始兴起;各种贸易增多;铁器制造;给农工带来快速发展华夏文化空前推新。到未期,各地反王起来春秋开战,统治时间很长,等好多作用伟大。请参考吧,谢啦。

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500字-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简单理一理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关系

公元524年,北魏发生六镇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崛起了一个人物,叫尔朱荣,把持了北魏朝政。此人平了起义军,并收服俩起义军将领,一个叫高欢,一个叫宇文泰。(宇文官稍小,跟着大将贺拔岳混,534年,贺拔岳让高欢弄死,宇文收服余部)

公元530年,尔朱荣让北魏皇帝孝庄帝给诱杀,当然,孝庄帝也没讨好,被尔朱荣侄子尔朱兆攻破国都洛阳,弄死了。531年高欢起兵击败尔朱兆,控制了北魏军政大权,之后立元修为帝,史称孝武帝。

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500字-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34年,孝武帝和高欢闹掰,舍弃都城,跑到了关中投靠宇文泰

534年,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史称东魏孝静帝,东魏建立;550年,高洋废掉孝静帝,建立北齐

534年,宇文泰毒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西魏建立;557年,宇文泰儿子侄子废掉元宝炬儿子,建立北周

534年,是中转之年,在这一年,北魏正式分成了东西两部。西魏军政大权掌握在宇文泰手中,北周的一系列变革,也都从宇文泰开始

官制上,有感于汉制复杂,依据《周礼》,宇文泰推行春秋六官制大冢宰掌控全局,宇文泰自领大冢宰。宇文泰这么做没关系,因为皇帝元宝炬是他立的,一家独大,那时候其国内读书人也不多

宇文泰死后,侄子宇文护继承大冢宰一职,并且篡位了,废掉了西魏皇帝,立了当时只有15岁的宇文泰儿子为皇帝。这时候问题来了,皇帝和大冢宰,谁大?血拼之后,周武帝弄死了宇文护,皇帝大!

到了杨坚为政时期,不在是皇帝和冢宰谁大问题了,新一轮矛盾突显,是汉化和鲜卑化,哪个优?最终,杨坚联合汉化势力,结束了鲜卑北周,建立了隋,并统一南北,重新大一统。可隋属于各势力联合体,大家都是学问人,都有民智代表,皇帝也难独掌乾坤,此时必须有新的管理体系!挟大一统之势,综合以往,三省六部

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建立北魏,439年拓跋寿打败柔然统一北方黄河域,493年拓跋宏迁都洛阳后进行一糸列汉化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过程。柔然哀败以后,北方六镇军事作用边缘化经济落后,当时掌握北魏朝政的太后集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北方六镇在破六韩拨陵和葛荣领导下发动叛乱。权臣尔朱荣起兵镇压了叛乱,收了宇文泰和高欢两员大将。尔珠荣兵发洛阳把胡太后和皇帝元钊扔进黄河里淹死,立元子悠为皇帝。把诸族人尔朱氐控制各地。元子悠不甘心做傀儡,一道圣旨把尔朱荣宣进宫殿,亲自用剑把尔朱荣刺死,元子悠也身首异处。高欢乘机起兵灭了尔朱氏集团。高欢立元修为帝,就是孝武帝。534年魏孝武帝想摆脱权臣高欢控制失败逃往长安投奔另一个权臣宇文泰。高欢于是立元善见为北魏孝静皇帝(公元534年)。535年投奔长安的孝武帝与宇文泰反目被杀死,宇文泰立元宝炬为皇帝。这样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部分。550年,高欢子高洋废掉元善见,建立北齐***。557年宇文泰子宇文觉禅让制取代拓跋廓建立北周。北周武帝历经图志发展生产,趁北齐内部混乱灭掉北齐重新统一北方地区。北方经济发达人囗稠密大大超过南方,北周统一北方地区为统一南方地区创造了条件。581年杨坚代北周建立隋,589年晋王杨广率教十万隋军扫平江南灭掉南陈***,分裂三百多年的中国再度走向统一。

北魏经历动荡之后,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以宇文泰为主导,东魏以高欢为主导。宇文泰是鲜卑人,他所主导的***是以鲜卑军事贵族集团为主导的***,笼络部分汉族将领,从八柱国可见一斑。

东魏北齐曾经比西魏北周更强大,但北齐历任皇帝大多残忍嗜杀,将朝政搞得乌烟瘴气,虽然有兰陵王高长恭这样的战神,却反受猜忌,自毁长城。而西魏北周实际掌权者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等人建立起八柱国体制,形成了以军事贵族为领导的关陇集团,而这为北周在与北齐,南朝陈的竞争中确立了优势,并最终取胜。

关陇集团作为军事贵族集团战胜了北齐,更战胜了腐朽的世家大族,成为影响中国政治走向的重要力量。

八柱国后代的杨坚创立了隋朝,并推行科举制,同为八柱国后代的李渊建立了唐朝,并且延续了科举制,将世家大族垄断***和社会上升通道的局面打破,开创了新的历史局面。

一代帝王李世民后宫娇艳无数,为何14年不立皇后

曾经沧海难为水!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就是长孙皇后了,李世民十五岁时,与长孙氏喜结良缘。此后,李世民和长孙氏相敬如宾,恩爱有加。长孙皇后勤俭节约,深明大义,知书达理,是位典型的贤内助。将家中琐事打理的井井有条,为李世民排忧解难,处处体谅李世民,与李世民的侍妾们友好相处,情若姐妹。

在政事上,长孙皇外刚内柔,玄武门之变爆发前,长孙皇后亲***劳出战的士兵,鼓舞他们的士气。李世民登基后,册封长孙氏为皇后。长孙皇后内敛而聪慧,将后宫之事处理的一丝不紊,品行端正,常常借古喻今提醒李世民在政治上的失误,极力向唐太宗推荐有才之士。和李世民结婚后,长孙皇后先后生下三子四女。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逝,终年三十六岁,谥号为文德顺圣皇后。唐太宗怀念不已,修建了高楼便于远望长孙皇后的安息之地。

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曾想立李元吉之妻,齐王妃杨氏为皇后,但是受到[_a***_]的反对。并举出了辰嬴的例子,讲述问题的严重性。李世民只好放弃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另立皇后的想法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杨坚的历史观后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文泰 长孙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