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吃水稻的历史,唐朝吃水稻的历史由来

kodinid 4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吃水稻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吃水稻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形容“水稻”的诗句有哪些?
  2. 一般古代一亩地出多少粮食?

形容“水稻”的诗句有哪些?

1,《稻田》唐代 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

唐朝吃水稻的历史,唐朝吃水稻的历史由来-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滔田肥。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唐朝吃水稻的历史,唐朝吃水稻的历史由来-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3,《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唐代 许浑

唐朝吃水稻的历史,唐朝吃水稻的历史由来-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

村径绕山松叶暗, 野门临水稻花香。

一般古代一亩地出多少粮食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得农业亩产不断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的普遍使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据李悝对战国初年魏国农产量的估计,一亩地普通年景可产粟一石半,折今亩产九斗。据《史记·河渠书》记载:凡受郑国渠水灌溉的土地,每亩可收一钟。一钟是六石四斗,折今亩产三石八斗四升。到了汉朝时亩产3石(折合今量281市斤)粟,是汉代文献公认的;考虑到复种的因素,亩产 3.33石的产量也是有的;南方耕作粗放,水稻亩产在2.77石,也是合理的。而唐朝时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与汉代并称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粮食亩产比汉代有较在幅度的增长.反映唐代粮食亩产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通鉴》说:“元和中,振武垦田四千八百顷,收谷四十余万斛.”亩产约1石.  (2)《新唐书·食货志》载:“以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和籴、水运使,……募人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人耕百亩,……垦田三千八百五十余顷,岁收粟二十万石.”由此材料计算,屯田者共耕田1950顷,合亩产为1.025石.  (3)《新唐书·崔弘礼传》说,崔弘礼“迁河阳节度使,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于秦渠下辟荒田二百顷,岁收粟二万斛”.平均亩产也是1石.  吴慧说,唐1石相当于汉3石.唐亩产1石折合汉古3.818石.  (4)《新唐书·食货志》说:“京畿之内,每田一亩,官税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亩至一石者,是二十倍于官税也.降及中等,租犹半之,是十倍于官税也”.地主收租率十分之五,租1石,亩产当为2石.这是京畿良田.  (5)李翱《平赋书》说:“一亩之田,以强半弱,水旱之不时,虽不能尽地力者,岁不下粟一石”.吴慧说,唐量亩产1石合汉量3.81石,再考虑到种豆等因素,与汉一样,打九四折,折合汉量为亩产3.75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334斤.

1,战国前期的粮食多为粟,折成今量亩产粟205.8市斤。

2,汉代亩产粟折合今市制亩产281斤;汉代粟豆平均亩产折合今市制亩产 264斤。

3,魏晋南北朝,南方水稻耕作尚较粗放,亩产水平不高,与汉代相当。北方旱地的基本亩产也维持着同样亩产水平。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得农业亩产不断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的普遍使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据李悝对战国初年魏国农产量的估计,一亩地普通年景可产粟一石半,折今亩产九斗。据《史记·河渠书》记载:凡受郑国渠水灌溉的土地,每亩可收一钟。一钟是六石四斗,折今亩产三石八斗四升。到了汉朝时亩产3石(折合今量281市斤)粟,是汉代文献公认的;考虑到复种的因素,亩产 3.33石的产量也是有的;南方耕作粗放,水稻亩产在2.77石,也是合理的。而唐朝时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与汉代并称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粮食亩产比汉代有较在幅度的增长.反映唐代粮食亩产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通鉴》说:“元和中,振武垦田四千八百顷,收谷四十余万斛.”亩产约1石.  (2)《新唐书·食货志》载:“以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和籴、水运使,……募人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人耕百亩,……垦田三千八百五十余顷,岁收粟二十万石.”由此材料计算,屯田者共耕田1950顷,合亩产为1.025石.  (3)《新唐书·崔弘礼传》说,崔弘礼“迁河阳节度使,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于秦渠下辟荒田二百顷,岁收粟二万斛”.平均亩产也是1石.  吴慧说,唐1石相当于汉3石.唐亩产1石折合汉古3.818石.  (4)《新唐书·食货志》说:“京畿之内,每田一亩,官税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亩至一石者,是二十倍于官税也.降及中等,租犹半之,是十倍于官税也”.地主收租率十分之五,租1石,亩产当为2石.这是京畿良田.  (5)李翱《平赋书》说:“一亩之田,以强半弱,水旱之不时,虽不能尽地力者,岁不下粟一石”.吴慧说,唐量亩产1石合汉量3.81石,再考虑到种豆等因素,与汉一样,打九四折,折合汉量为亩产3.75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334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吃水稻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吃水稻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亩产 一石 折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