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名人玄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名人玄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玄奘简要介绍和优秀品质?
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所谓三藏就是佛家的经、律、论,玄奘精通三藏,所以被称唐三藏或者三藏法师。唐僧不会自称唐三藏,那是别人对他的尊称,他的法名是玄奘。
然后,咱们说说玄奘的过人之处或者功绩。第一个要说的是玄奘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要知道他是拿不到当时签证也就是过关文碟偷渡出去的,一路经历自然的、人为的艰难险阻,终于抵达天竺大雷音寺。并且在天竺一待就是十多年,苦心钻营学习佛教经典。
玄奘在天竺不但读万卷书,而且还行万里路,了结天竺国的方方面面。多次参加“辩经”、讲座等活动,不仅仅是自己学习到了佛教知识,而且见解独到,得到了当地宗教人士广泛尊重,为佛教发展做出了贡献。
玄奘心细如发,对周边事务观擦入微,记忆惊人,后来由他口述***执笔铸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为后世研究当时西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地理地貌留下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
西游记玄奘一共走了多少年?
在小说《西游记》说到,一共用了14年才把真经从西天带回了长安。其***有两处证明:
第一,在西游记原著第100回原著写道,唐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
第二处是唐太宗看到通关文牒上写道,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
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
这里也足以证明走过了14年。
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三藏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但是,唐僧这一走就是14年。
十四年。
在原著第九十八回合,唐僧师徒来到灵山取完真经后,观音对如来讲了这么一句话:“***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缴还金旨。”
观音这段话中已经把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用的时间告诉了我们,共计“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也就是说一共花了五千零三十二日,那我们再来算一遍,用十万八千里除以五千零三十二日,平均算下来一天的需要走的路程是二十一点五里。
也就说唐僧师徒取经花费的时间一共是十四年,合计五千零三十二日,平均一天走的路程是二十一里。
唐玄奘代表什么?
唐三藏的原型
唐三藏的历史原型是唐朝和尚玄奘,唐僧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不过唐三藏的故事,与玄奘真实经历是有些差距的,其中最明显的差别就是玄奘去取经的路上,并没有收徒弟。
在历史上,玄奘从小就聪明好学,长大以后更是才华出众。后来玄奘因为对各派学说纷歧难以下结论,他决定去天竺学习佛教。不过当时玄奘的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批准,为了寻找答案玄奘选择自己一个人前往。
在历史记载中,玄奘在取经的途中没有收徒弟,他的三个徒弟是取经回来的路上收的。玄奘很多人也叫他三藏,“三藏”这个名字是具有特别含义的,这代表着佛教经典之经、律、论三部分。
玄奘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个名字,其实和他自身的努力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也能看得出玄奘对佛学的造诣有多深,玄奘在唐朝也是很有名的得道高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名人玄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名人玄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