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文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文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几世?
隋朝三世四帝、1,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2、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 ,隋朝第二位皇帝。
3、隋恭帝杨侑(605年-619年),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隋朝皇帝。
4、杨侗(604年-619年),字仁谨,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母小刘良娣。隋朝皇帝,在位一年。
开皇之治时期,隋朝国库有多少两银子?
在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国库中的银子数量非常丰富。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曾经多次进行改革和整顿,大力发展经济,加强财政管理,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其中,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加强商业贸易、征收税收等措施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记载,隋朝国库中的银子数量曾经达到了惊人的数目,据说有数千万两之多。这些银子不仅用于国家的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还用于赈济灾民、救济贫困等慈善事业。可以说,隋朝开皇之治时期的国库财富是非常雄厚的。
约2400万两
隋朝财政岁入很高。通过构建模型,推算出隋朝在大业年间,每年岁入粮食3000万石(隋时一两白银合两石米,折银1500万两),绢帛400万匹,麻布600多万端,赋税规模达到“开元盛世”的水准,时间上却领先了150多年。
回答如下:根据史料记载,开皇初年(581年)隋朝国库中的银子只有约200万两,而到了开皇十六年(596年)则增加到了约2400万两。这说明在开皇之治时期,隋朝国库中的银子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无法确切知道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国库有多少两银子。因为历史上没有留下确切的记录,而且隋朝国库的收支状况也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影响,例如战争、赈灾、公共建设等等。因此,
隋朝粮税接近3300万石。根据隋朝的“租调”和“课丁”数据,可以算出隋朝***最大的两笔税收为:1、粮食32***万石,其中税粮2673万石,义仓624万石;2、绢帛401万匹、麻布613万端。当然古代不可能所有百姓都只交粮和绢,肯定也有用钱纳税的情况,可惜找不到隋朝的物价数据,无法推算。
隋朝大运河起点和终点?
隋的开河,只是将若干自然河或旧沟连成一气。[2]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在地方性运河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地方性运河的开凿,要想开隋朝大运河是缺乏基础的。分裂时期,地方政权为大都开凿了一些地方性运河,这些运河,从客观上讲为隋开大运河做了准备。
隋唐大运河,南面起点是余杭(今杭州),北面起点是涿郡(今北京)。
后人通过浙东运河将隋唐大运河南端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隋唐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的一项大工程,公元605年开凿、费时六年完工,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今北京),向南到余杭(杭州),通过通济渠、永济渠两大渠道,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总长2700公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文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文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