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文明朝历史,朱建文明朝历史简介

kodinid 3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朱建文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朱建文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有没有个皇帝叫朱建文的?
  2. 明朝皇帝朱建文有几个儿子?
  3. 我想请诸位说一说明朝最阴暗不好的一面?
  4. 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

古代没有皇帝叫朱建文的?

没有这人。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继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长子:朱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谥号和简太子。

朱建文明朝历史,朱建文明朝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少子:朱文圭,润怀王。

明朝皇帝朱建文有几个儿子

没有这人。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朱建文明朝历史,朱建文明朝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继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长子:朱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谥号和简太子。

少子:朱文圭,润怀王。

朱建文明朝历史,朱建文明朝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想请诸位说一说明朝最阴暗不好的一面?

明朝是个奇葩王朝,比如说皇帝几十年旷工不上班,恶贯满盈的太监比较多、特务组织如锦衣卫、东厂、西厂秘密组织太多等等。这些都是很阴暗提不上台面的,但是比起最阴暗的,却还是小巫见大巫。

明朝最阴暗不好的一面

最阴暗的莫过于人殉,也就是活人殉葬。这种制度极其残忍野蛮,起源于原始社会,盛行于奴隶社会、春秋初期和战国末期。皇帝级别陪葬的有几百人到几十人不等,大夫和武将等也会有人殉。到汉代时废除了该项制度被废除,人殉基本绝迹。

明朝最阴暗不好的一面

元朝蒙古又有人殉,朱元璋建立大明,却把这项丑恶的制度照搬过来,他的墓中竟然有46个陪葬,明成祖朱棣的墓中有也16人陪葬,陪葬者多为没生过孩子妃子。朱元璋的二十四子郢靖王朱栋的暮中,竟然有六具未成年女子的尸体,这些女孩生前是伺候朱栋的宫人,没想到成了人殉的牺牲品。

明朝最阴暗不好的一面

直到明英宗朱祁镇病重期间,人殉这种残忍的制度才被废除。

明朝最阴暗的一面是跳出法律的东、西厂特务组织干政,这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剥夺了侄子朱建文的皇权,觉得理不顺言不正,建立东厂,监督百官;朱见深为了巩固权力,平衡东厂,又增设了西厂。后来随着东、西厂权力的扩大,反而凌驾于皇帝至上。

特别是明朝后期,朱由校重用宦官魏忠贤,魏忠贤组成了一支万人的宦官武装。明朝中央***的内阁六部以及地方总督巡抚均为魏忠贤“阉党”控制。

政治上,“阉党”厂卫掌握了百官任用的权力,从首辅至百僚,都由宦官任意升迁削夺。

军事上,“阉党”厂卫可随意任免督、抚大臣,牢牢掌握军事人事大权。

经济上,“阉党”厂卫总督京师和通州仓库,提督漕运河道,派税监四出搜括民财。

总之,明朝一切权力归了“阉党”魏忠贤,魏忠贤被称为“九千岁”。同时,各地还为魏忠贤修建生祠,地方官员还要春秋祭享,官、民入祠不拜者统统逮捕法办。

由此可见,明末东、西厂特务组织专横跋扈到何等地步。所以,明代最黑暗的一面就是东、西厂特务组织干涉朝政。


如何看待郑和西洋

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

关于你的这个问题,我就做一下自己的一点点看法:

首先,郑和下西洋,但是发生在我国明朝的意见及其有重要意义事件,那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这个我们就有几个观点,认为是明成祖朱棣,为了寻找建文帝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是明发展经济贸***,同时也是中国展现大国风***,其实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是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在于它的一个经济意义,政治意义,以及我们说的全球意义,在那个时代已经进行了一个地理***现,同时要比欧洲的地理发现更加早了半个世纪。

其次,郑和下西洋,他欧洲的地理***现,完全是两回事,欧洲的地理***现基本上可以说为是对其他大洲其他国家进行了一个财富掠夺史。其中有代表性的,比如说西班牙和葡萄牙进行了拉丁美洲的一个侵略,去掠夺当地的大量的黄金和白银,这完全就是我们说的一种海盗行为,而郑和下西洋,它主要是以展现大国风***,增加海上贸易(海上丝绸之路),沟通相互的文化交流以及经济加强,宣传明朝的,同时也给各国带劝打料的中国先进的工艺品,这就好比是现在我们实行的一带一路建设,最后是可以相互交流,互相提高,共同发展。而且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没有发生过掠夺***,还有很多的地区和国家对他的行迹和作为都进行了记载和表扬。

再次,郑和下西洋也是一个文化的交流,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里边有很多来自外国的使团,来到中国,同时也让中国认识到了国外的文化异域风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中国强大的造船技术,以及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包括当时正和对印度洋的洋流的不同季节变化,发现了规律,然后之后的下期要过程中就利用了印度药的洋流很轻松的航行。对中国之后的航海和地理地图的绘制,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果这件事情良好的发展下去,其实中国在明朝的时候就极有可能做到全球最大的航海贸易,这也可以对当时的经济有大大的提升。

总之,郑和下西洋,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往来,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往来,更是一个大国的体现,增加全球贸易的一个契机,同时给全球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它是一个综合化的航海行动,全是正能量。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青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朱建文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朱建文明朝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郑和 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