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方明朝西方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东方明朝西方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理***现为什么是西方而不是东方的明朝?
原因有很多,这里我从明朝角度谈一下。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一个典型的“防内鬼”的王朝,在朱元璋看来,明朝最大的敌人不是蒙古人,而是自己的臣民。
朱元璋害怕臣子造反,害怕到什么程度?
连边军都让自己儿子担任统帅。
朱元璋在制度安排上也故意消灭那些有社会动员能力的富人,比如让富人服比较重的徭役,把富人从他们的故乡迁移。
这个是东西方文化不同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郑和的船队到达了南亚、西亚和非洲。但是对于我们东方人来说,这个不能叫发现。
西方人通过海路到达了他们以前没有到过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就是地理发现。
在文艺复兴前,西方人是没有历史的。西方人记录历史是从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才开始的。东罗马帝国的流亡者带去了东方的文明,带去了东方人的记录历史的习惯。
东罗马帝国陷落,对西方人震动很大,他们才开始了解到原来在遥远的东方还有强大的存在,才开始觉醒,才开始正视东方。也就是在这时,西方人才开始记录历史,把以前不知道的,而现在知道的东西都叫作“发现”,一直沿用至今。
地理***现是对西方人而言的,是西方人的发现。所以我们东方人无论怎样做都不会有地理***现。
***如明朝遇到西方列强会怎么样?表现出的结果有清朝好吗?
一、历史不容***设
首先这是一个并不严肃的问题,历史是已成事实的过往,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既然是一门学科,似乎以“***如”“***设”为题,大有几分戏谑之意,概只有当下茶余饭后才会由此雅兴对此进行琢磨探讨。
二、明清实力对比
明清两朝是我国封建专制的最后两个王朝,清承明制,两个王朝又都是大一统王朝,坐都北京,是我国君权达到顶峰时期。纵观明清两朝发展似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极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即是大清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王朝,似乎也犹如此才使得清朝多出勤政的皇帝,较之于明朝在这一点上似乎更胜一筹。同时也使得我们通读中国历史的时候,并未发现我们所熟知的如文景之治、大唐盛世、亦或清朝的康乾盛世,这种举国强盛的局面鲜有出现,而且较之于大清国的皇帝,似乎明朝的皇帝除了开国的朱元璋与后来夺国篡位的朱棣,其他的几位皇帝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多的关注。即便被我们所熟知也如被土木堡夺走的明英宗;深度“恋母情结”的明宪宗朱见深,宠溺比自己大18岁的万贵妃;怠政懒政,数十年不理朝政的嘉靖帝跟万历帝爷孙二人组;“锁匠皇帝”天启帝以及病急乱投医,诛杀功臣袁崇焕的崇祯帝。
这仅仅是从皇帝个人来看,如果由此衍生其他问题更是如此,比如太监干政,历史上太监干政屡见不鲜,比如东汉阉党乱整,再如唐朝宦官干政更是到了将皇帝视为儿戏的地步。而这些太监的干政都是出现在皇权危机,朝堂党政倾轧之时,很少有国运不久即开启太监理政的先例。明太祖朱元璋始设司礼监,明英宗时太监就开始参与国政处理,进行批红。而且明代君主为了实行恐怖统治,还对全国进行监控,设立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西厂,弄得满朝文武大臣人心惶惶,惴惴不可终日。
对外关系上,我们都指责清朝统治者鼠目寸光,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的看不到世界发展的速度而逐渐沦为列强分割的“肥肉”,“东方雄狮”成为“东亚病夫”,但了解历史的都知道,闭关锁国并非清朝首创,在郑和下西洋以后,明朝***就逐渐关闭了中国的大门,而且纵观东亚历史都了解,当时推行这一政策的也非中国一国,与中国相邻的朝鲜、日本等国也有类似的政策。
朱元璋画像
同一时期的明朝、帖木儿帝国、奥斯曼突厥,哪个更强?
这个“强”字要看怎么理解。
个人推荐法国历史学家勒让.格鲁塞的著作:草原帝国。其中讨论和比较了这三个帝国的兴衰。
中亚“跛子帖木儿”所创立的帝国,当时军事最强盛,但国家最为脆弱。中亚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并不支持一种大帝国的建立。帖木儿不遗余力的给自己贴上“蒙古黄金家族”的标签就是为了凭空获取一种帝国的“合法性”,尽管此人只是一个突厥人。
帖木儿时期的军事能力已经有足够的历史资料证实,的确是当时战无不胜的存在,但也的确是建立在一个非常脆弱的国家基础之上,和明这种非常制度化体系化的国家没法相比。
明朝就不多说了,当时正处于朝代的顶峰时期,不过明地处偏远的远东,对世界的变化所知甚少,也几乎没有产生多少影响。
奥斯曼突厥帝国(西方一般称为奥图曼)在当时的军事实力肯定差点,毕竟在主场被帖木儿帝国打的落花流水。不过如果从历史宏观来看,她反倒最后成为三者中最强大的一个,其拥有的世界影响力一直延续到现代世界。
究其原因,奥斯曼帝国位于世界中心,是多个大文明的冲突交汇之处,较为及时的接受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也实现了国家的“准现代化”,虽然比不上西方列强,但的确比闭塞的东方国家要强点。
从军队实力上来说,举一个简单的事情,帖木儿日打败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两个帝国之间哪一个军队实力强,之后,帖木儿东征死在途中,有人说,如果帖木儿不死的话大名就已经灭亡了,但是必须知道的是同时期的大明,是永乐大帝在掌控的,当时的军力强盛实数大明最顶峰时期,后来朱棣举行大型阅兵,明朝邀请27个国家使节来朝,这些使者当中,要属帖木儿帝国的使者最为傲慢,这个使团的首领是帖木儿帝国宰相阿尔都沙,副使是帝国名将盖苏耶丁,这个人在十多年前曾跟随帖木儿远征明朝,朱棣在北京皇宫接见各国使臣时,诸使臣皆行叩拜礼,唯独帖木儿国使臣以“我国无此风俗”为由,坚持行鞠躬礼,明成祖朱棣却并不在意,这次阅兵持续了整整一个月,让各国都看到了大明的军事实力,在阅兵结束之后,朱棣在土木堡的行营接见各国使节。这一次,帖木儿国使臣带头下跪磕头,全然不顾“我国无此风俗”,并将帖木儿生前南征北战专用的“御用坐骑”,赠送给朱棣,以表达“最崇高敬意”。而那个帖木儿名将盖苏耶丁在观看明军阅兵后,在回忆录里坦言:“我不得不承认,大帝(帖木儿)死在东征的路上是一件***的事情,这使他保全了一生的英名。”而观览阅兵的埃及使臣回国后,埃及随即解除了在红海对明朝商船的禁令,从而可见明朝和帖木儿军事实力哪一个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方明朝西方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方明朝西方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