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马士英的历史故事,明朝马士英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kodinid 3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马士英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马士英的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朱常洵的结局有多惨?
  2. 如何评价南明首辅马士英?

朱常洵的结局有多惨?

传说李自成攻破洛阳之后,将福王朱常洵煮熟吃了

朱常洵死后,崇祯北京听到消息后,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并赐谥忠王。

明朝马士英的历史故事,明朝马士英的历史故事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灭亡之后,朱常洵的世子朱由崧在南京被马士英、卢九德拥立为皇帝,即南明弘光帝。因此,朱常洵也就被追封为皇帝了

在他生前,他的生母郑贵妃万历皇帝,都绞尽脑汁地想让他继位当皇帝,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大臣们,失败了。可想不到在朱常洵死后,大臣们竟然拥立他的儿子为帝,并主动追封他为皇帝。

朱常洵的结局是被杀,死无全尸。

明朝马士英的历史故事,明朝马士英的历史故事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常洵(1586年2月22日-1641年3月2日),明朝宗室,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明安宗朱由崧之父,母为郑贵妃。

万历十四年(1586年),出生于紫禁城。朱常洵颇受明神宗喜爱,想将他立为太子,因百官阻挠而失败,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被册封为福王,万历四十二年就藩河南洛阳。

崇祯十四年(1641年),闯王李自成攻占洛阳,处决了朱常洵,享年55岁。

明朝马士英的历史故事,明朝马士英的历史故事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评价南明首辅马士英?

只能说人性是复杂的,当时大贪官山东巡抚朱大典举家自焚誓不投清,一些所谓名臣清流却急着改换门庭,戏曲桃花扇就讽刺这批人,马世英不投清说明:古代一部分士大夫对蛮夷之别还是比较注意的,马世英保持了民族气节,二是东林党当时掌握话语权污蔑马是阉党,请问东林党是些什么东西?!除了早期杨涟之类淡泊名利外,剩下不是嘴炮就是些“水太凉”的家伙!而且这些数典忘祖的家伙还坏了郑成功光复南京的大事。

历史虽然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谁奸谁忠,人民心中有杆秤。

谢谢邀请,大明首辅是对首席大学士的称呼,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但到了大明中期内阁首辅大学士成为实际宰相,掌控实权,首席大学士称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嘉靖隆庆,万历初期,首辅和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大,主持内阁大政,权力最大,所以内阁为争夺首辅非常激烈,一般情况次辅只是助手,协助首辅工作,首辅决定,重大情况在上报皇上决定,如张居正为內阁首辅,皇帝要启用海瑞,但张居正不同意,海瑞就没有被任用,可见首辅权力之大,1644年三月,祟祯在煤山自尽,两个月后明朝留守在南京的大臣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年号弘光,当时立下定策之功的凤阳总督马士英成为内阁首辅,为文臣之首,然而明朝的灭亡就亡于朝庭权力争斗,而在弘光朝还有一位手握重兵宁南候左良玉势同水火,一方面是政见不同,左良玉是既得利益者东林党的支持者,而马士英是宫中太监阮大铖支持者,两者自然是利益之争,左良玉想夺取朝政大权,1645年三月,左良玉率大军从武昌出发,准备上南京清君侧,打击干掉马士英,并列举马士英八条大罪,条条都是死罪,其中就有为魏忠贤翻案,其实魏忠贤要是不死,大明就不会灭亡,崇祯后悔不该杀魏忠贤,并且厚葬魏忠贤,可见马士英还是看出东林党是造成大明灭亡的历史罪人,是东林党***,置人民国家生命安危于不顾,是他们最先投靠满清,为虎作伥,丧失民族气节,满口的忠君爱国,满口的仁义礼智信,满口的仁义道德,正是他出卖国家利益,叛国叛君,甘当清廷的汉奸走狗卖国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马士英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马士英的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马士英 首辅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