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隋朝古运河的历史故事简短,以及隋朝运河的四个组成部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故事100字
1、年元月,隋炀帝“敕穿江南河油京日至余杭,八百余里”。这段工程的告竣,全长4000多里的大运河贯通,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首先我们要说明的一点是,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开凿的,但是提出这个构想的人却不是隋炀帝,而是他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在隋文帝的在位期间,他就下令打通了一部分的运河。
3、士兵和夫役,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610年沟通长江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隋炀帝在修运河同时,还在两岸筑起御道,种上杨柳树。
4、公元605年,杨广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又下令开凿大运河。隋场帝修建的大运河分四段进行。公元605年,杨广征发江南、淮北100多万民工,在北方修通济渠,从洛阳西苑通到淮河边的山阳。
5、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却留下了千古骂名你怎么看呢?
杨广他在任期间主张修建了大运河,这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这样能为隋朝攻打高句丽提供后勤保障。但是这种想法,在当时有一些不切实际,因为这项工程太过耗费钱粮以及人力***。
隋文帝去世后,这道难题便留给了隋炀帝来解决。所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和迁都洛阳其实都是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巩固中央集权;而不断进行巡视是为了树立绝对权威,展示大隋风***,彻底征服内心并不服气的各个部落。
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隋炀帝有很大的野心,但是现实情况却不支持他这样做;第二,想要开疆扩土,名流千古,不断征战;第三,触及了封建阶级的利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同样是以排行第二登上皇帝的宝座,唐太宗李世民留下了贞观之治,而隋炀帝留下的却是骂名。隋炀帝在下江南的时候都是要坐船的,这其实是一笔巨大的费用。
隋炀帝修大运河的故事
1、为了控制全国,并使江南的物资能较方便地运到北方来,同时自己又能轻松地到各地游玩,隋炀帝修通了五千余里的大运河。
2、说他是不是暴君昏君,反正明君好皇帝这些与杨广无关了,毕竟隋末天下大乱狼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是事实,这一切始作俑者就是杨广自己本人。
3、消极:隋炀帝时期,开凿大运河,徵调大量力役,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再加上劳民的远征高丽等等,611年到614年,隋炀帝三次亲征高丽,三次都均遭失败,导致民不聊生,国内烽火频起。
4、原因在于隋炀帝这几个大手笔间隔的时间太短了。即便是国家富强,也禁不住这么造。从公元605年建都开始,隋炀帝就没有停下来过。605-608年开始修建通济渠与永济渠。到公元610年,隋炀帝下令开凿江南运河。
隋朝古运河的历史故事简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隋朝运河的四个组成部分、隋朝古运河的历史故事简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