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世民统治时的历史,唐朝时期李世民

kodinid 3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李世民统治时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李世民统治时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简要概述李世民的功绩有什么?
  2. 李世民一代帝王是谁?
  3.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小论文?

简要概述李世民的功绩有什么?

政治方面,第一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为了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他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兼收并用。因此,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朝臣进谏成风,唐太宗充分发挥了臣僚的作用,减少了政策的失误。第二是革新政治。唐初的统治制度基本沿用隋制,但鉴于隋朝灭亡,对制度又有所革新,使之进一步完善。

经济方面,第一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我们知道,隋炀帝曾无休止地征发徭役,导致人民怨声载道,从而引发农民起义。唐朝统治者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二是戒奢从简。隋炀帝为了自己过奢侈的生活而大兴土木,役使千百万人营建洛阳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群。因此唐太宗力倡节俭,不准修建台榭,还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奇宝物。

唐朝李世民统治时的历史,唐朝时期李世民-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唐朝的文化政策基本沿袭前代。兴科举是继承隋制,以儒为师是继承汉制。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唐朝的学校,就其规模、种类、数量和课目设置,都是前代无法比拟的。

李世民一代帝王是谁?

李世民在跟随父亲四方征战的途中,父亲曾许诺过李世民一旦江山稳定就立刻立他为太子,可是在中国封建时代大多数都是遵循“嫡系制”,意思就是立长子为王,所以江山稳定之时父亲并没有兑现诺言,而是按照中国传统思维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可能因为李世民功高盖世、聪慧过人再加上当时的李世民集团拥有文官武将之多,太子李建成害怕有朝一日李世民发动政变推翻他的统治,因此就联合弟弟李元吉决定先发制人,埋伏在昆明池设伏兵刺杀秦王

唐朝李世民统治时的历史,唐朝时期李世民-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太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因此太子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于是,秦王李世民为了自保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在玄武门埋伏以待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射杀。这就是震惊中国历史和改变中国历史的"玄武门之变",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手足相残典型事件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大帝。

唐朝李世民统治时的历史,唐朝时期李世民-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小论文

唐太宗,即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

他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通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容许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他的主要功绩。唐太宗在政治方面,首先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为了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他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兼收并用。因此,贞观一朝,人才济济,而且他还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在经济方面,第一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我们知道,隋炀帝曾无休止地征发徭役,导致人民怨声载道,从而引发农民起义。唐朝统治者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二是戒奢从简。唐太宗力倡节俭,不准修建台榭,还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奇宝物。在思想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唐朝的文化政策基本沿袭前代。兴科举是继承隋制,以儒为师是继承汉制。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扩建学社,增加学员。贞观年间,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李世民统治时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李世民统治时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李世民 唐太宗 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