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戚夫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戚夫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戚姓有哪些名人?
1、戚同文:戚同文是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是生于唐朝末年,活跃于五代至北宋初年。他是杨悫的学生,而杨悫则是睢阳学舍(应天书院前身)创办人,他后来继承师傅的工作,继续在睢阳学舍办学,人称戚同文为“睢阳先生”。
2、戚继光: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他是山东登州人,即现在的山东蓬莱市,他的祖籍是濠州定远,即为现在的安徽定远县!有兵书《纪效新书》十八卷、《练兵实纪》十四卷本等著名兵书、《止止堂集》等。
3、戚文秀:戚文秀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在绘画方面,他善画水,故此,被后人尊称为画水名家,《清济灌河图》是他的重要代表作。
4、戚仲:戚仲是宋代画家,画山水平远颇工,常于画上反手题其名字。
5、戚懿:戚懿,即为历史上著名的戚夫人,她是汉高祖的宠姬,备受宠爱,趾高气昂,羡煞旁人,但在汉高祖去世之后,被皇后压制,日子便不好过起来,最终成为“人彘”,受尽痛苦和折磨。
历史上哪个发明最残忍?
小生认为当属人彘!人彘就是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砍去四肢,挖出双眼,用金属铜塞进耳朵,让他失去听力,用一种特殊的药灌进喉咙,把声带破坏,让他不能说话。
然后把此人扔到厕所粪坑,头发和眉毛剃光,甚至是一根一根拔下来,身上所有的毛都要剃掉,之后抹上一种药,使毛囊脱落永不再生发,如果有皮掉下来或者在行刑中就死了,刽子手就会被人嗤之以鼻,甚至丢掉饭碗,没死的就放在厕所变成了人彘!
历史上最有名的是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丢弃在厕所任其痛苦死去,割掉耳朵,把脸刮花,而其子汉惠帝刘盈见到如此惊悚的场面,更是一病不起,患上心理疾病,最后病死,可见一斑。
历史上哪个发明最残忍?那当然是杀伤性武器的发明了。
在原始社会,部落之间的冲突多是用石制或木制器具进行攻击,并没有太大的杀伤性。但是到了近现代,杀伤性武器层出不穷,可谓是最残忍的发明。
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的一名医生理查·加特林在1860年设计完成的。
我仔细读来,好像有那么点道理。
他最初设计的加特林机枪原理很简单:每个枪管内都装有独立的撞针,膛内撞针与枪管的撞针相扣,每次转动摇把都会激发枪管的撞针。这就相当于连发,原本一个人操作一支步***为一个人操作多支***,大大减少了人力。
不要看体型笨重,它可是十九世纪末期战场上的收割机,经过了多次的改良后,加特林机枪每分钟的射速达到了1200发,在当时还没有其他机枪和重型武器的时候,它简直就是敌人的噩梦。 在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俄土战争中,俄国就曾装备了这一神器。当奥斯曼帝国的士兵正要冲往俄军阵地的时候,遭到了加特林机枪部队的轮番扫射。1879年,英国和祖鲁王国发生战争,英国军队正是依靠加特林机枪占了绝对优势。
作为加特林机枪也是当时的射速之王,它的致命缺点就是射速过快导致的枪身过热甚至炸膛。因为这一缺点和后来马克沁机枪的出现,加特林机枪也渐渐消失在战场上,但它作为第一款实用型机枪和理查·加特林医生的“加特林”之父地位得到世界承认。
“厹矛鋈錞”中的鋈指的就是三棱军刺的前身,最早出现在周朝时期。
炮烙:将人***衣服绑到铜柱上,然后把铜柱烧红,把人烧成灰碳自然脱落。
点天灯:把人衣服***,用麻油把布淋湿,裹到人身上,再次浸泡,晚上倒挂在高杆上,点燃脚部;另一种说法是从头部点燃。
凌迟处死:又名“千刀万剐”,凌迟,就是把***的人一刀一刀割下来,最多的一位被割了3600刀,割了整整三天,要求刀工高超,不到最后一刀,只削其肉,不绝其命,最摧残人的心智。
笑刑:顾名思义就是让人笑。首先把人固定住,持续挠人的脚心,另有说法是在人的脚底板涂上东西,让狗或其它动物不停的舔,那滋味,让人浮想联翩。
说的这些都是刑罚,不过一些正常的发明,使用不当,依然会变得很残忍。
塑料制品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一旦被人随意丢失,不仅对环境有极大的影响,而且还会严重危害动物的生存,轻则影响发育,重则死亡,简直惨不忍睹。
缠足:“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缠足开始于北宋,在明朝的时候兴盛起来,缠足给中国妇女带来的危害,岂是言语能够表达的。不过现在“缠足”有死灰复燃的迹象,看女鞋,简直小的不能再小,俏的不能再俏,不敢说哪个女子的脚穿鞋穿出畸形来。
我们来说一个神奇的东西,非常非常有名。
前苏联的硬币上有它、莫桑比克的国旗上有它、津巴布韦的国徽上有它,绝大多数的枪战电影也少不了它。
对,它就是AK47,已经被“封神”的武器。
前苏联曾经进行过一个调查,全世界90%的AK47系列自动***,是仿造的。至少8000万支的生产数量,让它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巴基斯坦边境有一个达拉村,村民除了正常干农活之外,还利用手工作坊仿造AK47,一个普通家庭每月可以生产二十多把,整个村子一年可以生产出5万支。更为夸张的是,除了枪管和扳机需要专门订购之外,其他的零件都可以自己制作……
(《战争之王》剧照)
因为太过于平民化,而且制造非常简单,导致它们的售价非常低廉。在很多战乱地区,一把AK47的价格只有15美元。当然,看过尼古拉斯凯奇《战争之王》的,还会发现这种枪论公斤卖……
因为建构简单,方便耐用。和美军使用的贵族***相比,AK47脾气好多了,不管是什么恶劣的环境,冰天雪地能用,热带雨林能用,沙漠地区也完全没问题。就算是从沙堆里扒出来,扣动扳机就能发射。
戚继光斩子了吗?
戚继光明朝中期一位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又胸怀报国大志、抗倭杀敌保家卫国、大败倭寇战功赫赫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历史上他并无斩子。只是民间传说戚继光为肃军纪而阵前斩子但无史所载、毫无历史为凭。反而一代名将却结局凄凉。
关于戚继光斩子,正史上没有过详细的记载,民间也是众说纷纭,版本不一,今天咱们就说说其中的一个版本斩戚英,斩杀的点在浙江台州仙居县的水洋镇花街的塘头朱溪边。因为戚继光出生于公元1528年,而公元1561年在名州打完最后一仗,戚继光才34虚岁,因此,戚继光所斩的不是他的亲生子,而是他在义乌练兵时结义的儿子。在戚继光奉命前往歼灭倭寇,的期间,遇到了一些阻碍,于是他改变策略,想把敌军全部击溃。他命令自己的儿子戚英率领1000名新军,做好埋伏的准备,并派胡守仁带领500名新军,将敌军引入这个已经预先埋伏好的地方,准备把敌人杀个精光,这样的策略却是十分妙的,然而,戚英这个正值青春盛年的戚英心气很高,他认为戚继光的策略一点也不可靠,他有自己的看法,于是没有经过戚继光的同意,就自己改变了策略,这个时候,当胡守仁的军队按照原先的***到来时,发现戚英已经改变了策略,他前往说服戚英,然而戚英却一直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没办法,胡守仁只得拿出自己的200员新军前往做埋伏,以防止倭寇逃走,果真,及时有胡守仁的200新军的埋伏,由于并没有按原***进行,还是有大量的倭寇逃走,而戚英却一心以为自己已经绞杀了倭寇的首领,实际上那首领早已逃走,戚继光知道后,十分生气,他按照军规,斩杀了这个儿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戚夫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戚夫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