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末年的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末年的历史人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锦衣卫的历史以及著名人物?
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5000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
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一个顿号,基本上把锦衣卫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其中比较著名的为“大汉将军”。大汉将军在锦衣卫中自成一营,初期约有1500人,到明末,由于官僚机构的膨胀,大汉将军也一度增加到5000余人。至于“巡查缉捕”,则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各朝禁卫军的特殊之处,也是它为什么能为人们牢牢记住的原因。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这是有名的锦衣卫。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执行缉盗拿奸任务时,被称为“缇骑”(大家对这个名词一定很熟悉)。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1000,最多时多达60000之众。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锦衣卫的工作只限于侦察各种情报、处理皇帝交付的案件,但一旦适逢一个野心大、心肠狠的指挥使掌权,就会利用职务之便不遗余力地制造事端,既可以打击异己,也可以作为自己升迁的资本。明朝的名人有哪些?
这人以《明史》里的话说,就是“相貌奇伟”,武功更厉害。是能拉开三百斤强弓的牛人。还是个根正苗红的文官出身:不但有进士功名,更是15世纪文化***:几乎后世的文学史研究者更一致认为:他的诗词文章,对于整个明代文学的转型,都有着里程碑意义。
而要论起一生功业,他更是显耀到书写历史:北方嚣张的鞑靼骑兵,曾被他反复吊打,去世的时候,亲自为他抬棺护送回乡的官员,是后来一代圣人王阳明。而王阳明那多谋尽妖的军事才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被他在天之灵托梦,耳提面命教育出来的。
但这位人生几乎浓缩了所有劲爆元素的男神,放在今天却更有奇葩一景:他家乡淇县相邻的浚县,当地的民间戏台上,但凡有大坏蛋角色,几乎都是他。一代代当地文艺工作者前仆后继编着戏文骂,以当地老人的说法:他是大坏蛋这一传统观念,已经在这里世代相传五百年
明朝的名人有哪些,明朝时期有哪些名人?
明朝时期的名人 * 刘基 * 常遇春 * 解缙 * 张居正 * 魏忠贤 * 郑和 * 海瑞 * 于谦 * 戚继光 * 袁崇焕 * 郑成功 * 袁宏道(“三袁”) * 归有光 * 朱载堉 * 文征明 * 唐寅 * 黄宗羲 * 李贽 * 徐光启 * 汤显祖 * 史可法 * 李时珍 * 宋应生
明朝隆庆名人?
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朱载垕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内阁首辅。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张居正与冯保交好,冯保进谗太后责高拱专恣,被勒令致仕。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家中,次年赠复原官。著作有《高文襄公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末年的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末年的历史人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