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和帖木儿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和帖木儿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朱元璋时期的明朝,和帖木儿帝国有何交集?
- 中亚帖木儿王朝与明朝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历史上的帖木儿东征到底是怎么回事?帖木儿真的有实力可以与明朝较量吗?
- 帖木儿东侵明朝病死引发帝国分裂,朱棣为何不反击还与之友好相处?
朱元璋时期的明朝,和帖木儿帝国有何交集?
同是从蒙古人手里抢到的江山。中亚的帖木儿王朝、印度的莫卧儿王朝、伊朗的萨非王朝,全都保留了蒙古的政体。帖木尔帝国1370年由突厥贵族帖木儿开创, 1507年灭亡,持续了137年。帖木儿本人出生在西亚地区,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这是他的起点。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服战争,帖木儿建立了一个超大帝国,领土从印度的德里到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
鼎盛时期,它的疆域以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从今天的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囊括了中亚、西亚各一部分和南亚的一小部分。帖木儿帝国最辉煌的胜利是在1402年,这一年,帝国的领袖帖木儿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处于上升阶段,势头正盛,正在全力攻打西边的东罗马帝国,企图消灭***教文明,代之以***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帖木儿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1402年7月20日,他在安卡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俘虏了帝国的领袖巴耶塞特一世。这次征服,不仅让帖木儿帝国的疆土范围急剧扩大,也直接地缓解了***文化对***教文化和整个欧洲的渗透。
经过这场战争,大量的艺术家、工匠与学者从奥斯曼帝国涌向帖木儿帝国的首都撒马尔罕,也就是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这样,灿烂的***文明就被传到了中亚,使得这里逐渐发展成了中亚***文化的重镇。
中亚帖木儿王朝与明朝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几乎与明太祖削平群雄、驱逐蒙元、建立大明王朝的同时,帖木儿也成功赶走了干涉西察合台汗国事务的东察合台汗国军队,并随后颠覆西察合台汗国,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从此,大明王朝与帖木儿王朝之间有了一段漫长的外交史,综合来看,两个政权的关系,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帖木儿帝国向明王朝称藩纳贡时期,帖木儿建立***后,因为要征伐东察合台汗国、库尔特王国、萨尔巴达尔公国等周边势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尤其是听闻明太祖实力强大,恐明军西征或援助正与自己为敌的东察合台汗国权臣哈马鲁丁,因此主动遣使前来大明称藩纳贡,并呈上了一封语气阿谀的上书,称明太祖得天下忠心、服天下万国,自己虽僻处万里之遥,也感受到了天威圣德。。。。而当时的明朝因为正以鬼力赤为首的北元残余势力为大敌,对同为黄金家族***的东察合台汗国心存猜忌,因此也希望帖木儿能对其予以打击,故而明太祖接受了帖木儿称藩纳贡,给予其厚赏,这一阶段,两国的外交关系是和睦的。
二,帖木儿欲攻伐明朝的破裂时期,当帖木儿连续消灭各割据势力,帝国疆域日渐扩大,尤其在连续击败德里苏丹国图格卢克王朝、马穆鲁克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后,帖木儿的军队几乎无敌于西亚、中亚,这时摆脱明朝这个名义上“宗主国”的钳制,并想在自己有生之年打垮大明朝的欲望,成了帖木儿晚年的夙愿。这一阶段,他故意多年不纳贡、请安,长时间扣留明朝使节,最终起大军远征明朝,只是中途病逝,方使得两国历史上避免了一场浩劫。
三,重修和睦亲密的外交关系,无论是被远征军诸将推举出的哈里勒,还是凭借自身强大实力,成为王朝领袖的沙哈鲁,都在自己登上王位后,及时派出使节向明廷通报、献礼,继续尊重其为宗主国的礼节。而当时已经成为明朝新君的明成祖朱棣,为集中力量对付北元和瓦剌,也有意继续以帖木儿帝国及东察合台汗国的力量,来牵制瓦剌,因此,明朝与帖木儿王朝的和睦外交关系得以继续,双方多次使节互访,直到沙哈鲁的兀鲁伯被刺杀,帖木儿帝国崩溃后,这一来往频繁的外交使节的线路才逐渐冷却、断绝。
历史上的帖木儿东征到底是怎么回事?帖木儿真的有实力可以与明朝较量吗?
帖木儿东征就是1404年中亚的帖木儿在横扫中亚、北印度后组织大军东征大明,史称帖木儿东征。
对于帖木儿东征能否打赢大明不?我认为其有可能打赢大明。
一、帖木儿对东征大明,准备充分,他经过十多年的侦察,对明朝西部周围地区的地形、兵力情况都了如指掌,手中还有一张标记各地水源点的地图。1400年他的孙子还曾打到了塔里木河流域。而且在当时明朝西部周围大多势力是与他有利的,西边本来就臣服于他,北边是北元的势力,他可以利用。只有东边是明朝的势力,而其中还有他可以利用的人。
除此之外,帖木儿的后勤工作做的比以往都好,粮食堆积如山,马养成海。为了防止秘密泄露,帖木儿将所有外国人赶出撒马尔罕。
二、虽说北元被蓝玉打得大败,但是实力还是有的,帖木儿可以和北元势力合力攻打大明。
三、帖木儿军队精良,作战经验丰富,在东征大明前,帖木儿率军在亚洲各地已经进行了大量作战,其中像巴格达、德里等首都城市以及像第比利斯等依山而建的防御城市都被其攻打下来。而且帖木儿军队装备有火器和攻城装备。
四、当时的明朝才经历战争,一些可用之将被杀,经济、军事都还未恢复,朱棣的人心也还未稳住,朱允炆下落成谜,这点完全有可能被帖木儿利用。
五、明朝对帖木儿东征消息不灵,未重视,直到帖木儿的前锋哈里.苏丹打到了距离西部重镇哈密卫仅400公里了才发觉要出大事。
六、1404年,明朝可算是多事之秋,盛庸、耿炳文***,李景隆被囚禁,使朱允炆旧臣***自危。此时安南国发生政变,朱棣打算南征安南。郑和也在沿海造船出寻找朱允炆。
最后大幸,帖木儿突然死了,其国家陷入混乱,大明则去宣示天朝威德,调解***,后沙哈鲁夺位成功,派使团向朱棣觐见,恢复了宗藩关系。
随着元顺帝被朱元璋赶出大都,蒙元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就此结束,然而散落在亚欧各国的蒙古人却并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总想着寻找机会“杀回来”,重建成吉思汗式的伟业,其中最积极者非帖木儿莫属,并且差点儿给中国带来一场大浩劫。那么,帖木儿究竟是怎样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侵华***为何失败?
帖木儿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其父杜尔凯是西察合台汗国碣石城的领主。西察合台汗国在14世纪下半叶发生内战,国中诸侯混战不息,在这种局面下,野心勃勃的帖木儿自然不甘心做“看客”。1362年,年仅26岁的帖木儿在碣石城举兵,并在两年后将与之有姻亲关系的王子忽辛扶上汗位,并逐渐控制住汗国的军政大权。5年后,羽翼丰满的帖木儿弑杀忽辛,自己加冕为西察合台大汗。
帖木儿并不甘心只在中亚河中地区称王称霸,在此后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帖木儿频繁攻略中亚、西亚诸国,最终建立起一个从帕米尔高原到小亚细亚、***半岛的大帝国。帖木儿在征战过程中,数次击败欧洲联军、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并将东察合台、伊尔、金帐三大蒙古汗国列为藩属,势力之强,只有东方的大明帝国可与之相抗衡。
帖木儿东侵明朝病死引发帝国分裂,朱棣为何不反击还与之友好相处?
因为没必要 朱棣那时候刚刚篡权没多久需要时间稳固*** 再者明朝的心腹大患一直是在北边 而不是西边的帖木儿 攻伐帖木儿劳师远征胜负难料 成本太大 赢了也就打下一块不毛之地还不一定能守得住 输了国内不服朱棣的势力就会蠢蠢欲动打着朱允炆的旗号反叛都是可能的 所以能讲和就可以了 打回去没必要 反正帖木儿一死他的帝国也分崩离析 对明朝也没有什么威胁了
主要原因是明朝并未想与帖木儿帝国交恶,而与之尽可能和平相处,因为他也明白帖木儿帝国远在亦力巴力以西的地区,与明朝相隔千里,所以构不成主要威胁,而明朝的防务重心在其临近北疆的蒙古高原地区,这里北元残余仍蠢蠢欲动,欲还想颠覆大明,所以朱棣一直对蒙古很重视,想将其空间压缩小。他摒弃了父亲朱元璋斩草不除根的办法,亲自出征将北部隐患彻底解决,却常常吃闭门羹,收效都不大,鞑靼和瓦剌不但没有被扑灭,反而一直窥视着北方边陲,有想趁虚而入。
因为他们明白,大元曾经被朱棣父亲赶到漠北现在他们即便换了新主人,也不罢休,早晚会收回中原,恢复大元辉煌,这一点朱棣心里是明白的,所以明朝整个防务重心仍在漠北,而不是什么蒙古帝国再造者帖木儿,加上明朝对帖木儿实力了解甚少,也不清楚其人在西域开疆拓土,找不到对人,只感觉重兵压境而已。因为朱棣明白帖木儿已经是大明臣子,经常来南京上贡,对他的实力也自然不放在眼里,加上他刚发生靖难之役,夺去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对内还得稳住根基,无力向西,这也是帖木儿找借口的原因。这时明朝对残元而言,其他地方皆以收复,故元各地纷纷倒戈,也包括西南西番和东北奴儿干,就差漠北,明朝按理说已经接受了大元天下,继承了元朝大汗之位,自然拥有西方元朝西北藩属国,包括察合台汗国等等。
明朝当初也明白此国是最具代表蒙古西面一方势力的地区,尤其是以帖木儿为首,所以派陈诚尽量笼络,安抚,后来果不其然帖木儿坐大了,窜取了西察合台汗忽辛的权柄,走上了扩张之路,他自知自己和蒙古缔造者成吉思汗有着同样经历,而且又想把自己包装成像他这样的人,于是开始了远征西方的征程。这也就有明朝为什么一直把他奉为西域之主的原因,就如对待当时花剌子模摩诃末一样,可是结果朱棣并未像成吉思汗一样趁虚消灭帖木儿帝国,将大明势力伸向西域,反而守住中原,只简单用郑和宝船队出使印度洋吓唬他而已,这也正是中原坚守农耕文明独有的特性,从不欺寡凌弱。
而明朝的世界观相反,帖木儿当初对明朝抱有侵略心理,他认为该是恢复成吉思汗帝国的时候也包括元朝一隅,主要原因在早前帖木儿已断断续续的征服了蒙古原西方三大汗国,波斯伊儿汗国分裂局面被自己收拢到手,还打败了埃及木马鲁克,占领了阿勒颇,大马士革,不止如此在安卡拉之战战胜了新兴力量奥斯曼帝国,在小亚细亚半岛占有一隅,还俘获了盛世之君巴耶塞特一世,一一统一到自己手里。于1389年在南面又降服了印度北部德里王国地区,北面痛击金帐汗脱脱迷失,几度围攻萨莱,所以帖木儿可以说在西方已无败绩 ,基本算把四大汗国给降了,但唯把明朝放在最后,主要是因为明朝实力在西方之上,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但最终还是动了,却只在边境骚扰而已,帖木儿就病死了,所以明朝对帖木儿这一举动并没有放在心上,由于隔有千山万水,也更不会把他当做主要对手,只有维持友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和帖木儿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和帖木儿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