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名将反叛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名将反叛历史人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末四大起义?
答:唐末农民起义中,比较有规模的有四次,分别是裘甫起义、庞勋起义、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
裘甫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中最早的一支,裘甫于公元859年12月在浙东起义,先后攻占了象山、剡县,后来由于裘甫的指挥失误,导致农民军被官军围困,在860年6月以失败告终。
庞勋起义发生在公元869年10月,庞勋带领桂州的戍卒起义,从广西一直打到徐州,在徐州地区有数万部众。后来被朝廷的十万兵力打垮,庞勋起义的失败时间是公元870年1月。
公元874年,王仙芝在河南起义,声势非常浩大。王仙芝领军在河南、山东、安徽一带打击官军,部众有近10万人,但是王仙芝却有接受诏安的意向,在与唐军对抗的过程中思想动摇。王仙芝起义失败于公元878年。在公元878年,王仙芝率军同官军大战,当时他的友军黄巢在江淮流域作战,无法赶来支援。王仙芝被官军围困,兵败后被杀。
黄巢起义的时间是公元875年,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河南的王仙芝起义。在公元881年,黄巢攻入长安,立国号为齐。朱温的叛变使得黄巢被唐军打败,撤离出了长安。黄巢离开长安后,于884年在山东莱芜与唐军大战,由于寡不敌众,兵败被杀。至此,唐末农民起义正式失败。
唐末农民起义中,比较有规模的有四次,分别是裘甫起义、庞勋起义、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战争从公元859年的浙东裘甫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历时25年,起义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浙、福建、两广、两湖、陕西等12省,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但氏之乱发生在唐朝皇帝是?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圣文神武皇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名将反叛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名将反叛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