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12分钟,唐朝历史12分钟演讲

kodinid 5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12分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12分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关于唐朝历史,最权威的是哪本?
  2. 初中历史唐朝是初几的课?
  3. 唐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样子的?

关于唐朝历史,最权威的是哪本?

唐朝历史,最权威的是《新唐书》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唐朝历史12分钟,唐朝历史12分钟演讲-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科举制度。

初中历史唐朝是初几的课?

初中历史唐朝是初一的课。在初中的历史中,初一就要学习国历史上存在的朝代,这些朝代的建立者,留下的制度,开创的盛世等。唐朝是由唐高祖李渊在公元618年建立的,定都长安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重用贤能,积极进取,开创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唐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样子的?

唐初时期基本沿用了隋朝的政治制度,并且在隋朝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改。使得制度更加完善,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历史12分钟,唐朝历史12分钟演讲-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唐朝中央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为: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三省下设六部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负责不同的事务。此举旨在用分权的办法加强君权。

2、唐朝实行府兵制,府兵也成为了唐朝主要的军事力量。

3、唐朝实行科举制,使得官员的选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举制始于隋朝,经唐朝发展,完善,成为了官员选拔的重要途径,使得更多的读书人能够通过科举参政。

唐朝历史12分钟,唐朝历史12分钟演讲-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我是大任于肩

以下的回答属于原创,分享自己的观点,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和为我点赞!

唐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在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七年颁布很多的制度和法令确定的,主要还是继承隋朝的政治制度,之后的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只是在这些制度和法令上发展,并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唐朝的三省之一为中书省,正副长官为中书令和侍郎,下面又设置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制

门下省的正副长官是侍中和侍郎,下面设置事中,负责审核中书省所起草的各种诏书,如果存在失误就会被驳回,并且还会审批尚书省的各种奏抄

尚书省的正副长官为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之下又设置左右丞;该省主要贯彻执行中央所拟定的政令,统辖着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因为曾经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在唐太宗之后,各个官员们避居该职位,形同虚设,所以,在实际执行当中,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只是左右仆射

由于三***官的权利十分巨大,制约到皇权,所以后面设置了政事堂,凡是参加政事堂议事的皆为宰相

中央的监察机构是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主要负责的是监察百官的各种行为和府库的出纳,可以称之为“天子的耳目”

唐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为大理寺,执行司法的是六部之中的刑部,中央的监察机构御史台则是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执行的整个过程,如果有重大的案件出现,会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唐朝的地方制度也是沿袭隋朝的地方制度,为州县二级,州的长官为刺史,县的长官为县令,县以下实行的是乡里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在城市的居民区则以坊为最基本的单位,乡,里,坊这些都是最基层,直接负责统治百姓的机构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政治制度,汉高族李渊在隋朝的政治制度上作了一定修改,变成三省六部制,将中央大权划分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官均为宰相,这样平分相权,又相互牵制,避免了大权集中。宰相集体在设于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三省职权合并在一起才构成完整的宰相权力,中央省具有出令权和勘议权,门下省则署颁制敕,裁决庶政,其中门下省在日常政务处理过程中处于枢纽地位。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成为政务执行主体,所有其他的省(如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及寺监、诸卫、东宫、王府和地方官,都是掌管具体事务的部门,甚至御史台的监察职权也是围绕六部所掌行政而行使的。所以称为“三省六部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12分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12分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唐朝 制度 门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