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最大冤案,明朝最大的冤案

kodinid 2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最大冤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最大冤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朱元璋时期的蓝玉案是明代最大的冤案吗?蓝玉当时是真的想造反吗?

明朝朱元璋时期蓝玉案是明代最大的冤案吗?蓝玉当时是真的想造反吗?

什么叫奴性?这就叫奴性,替朱元璋洗白。

蓝玉是不是造反,只要脑子还算正常点的人,谁看不出来是怎么回事!

明朝历史上最大冤案,明朝最大的冤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还是有人替朱元璋遮遮掩掩,洗洗涮涮,可见,当***决定脑袋的时候,事情是可以巅倒黑白的。

可以说蓝玉居功自傲,可以说蓝玉言出不逊,可以说蓝玉贩私盐,也可以说蓝玉***元妃,但要说他谋反,谁信?

联络一万五千人,提前半个月约期造反,你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吗?

明朝历史上最大冤案,明朝最大的冤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蓝玉是个扫平北元的一代名将,就是这样造反的?这就是他的军事***?这是打明朝的脸吗?就这水平还敢吹明军的战斗力,连三军统帅都蠢到这种程度,怎么打下的江山

不要说蓝玉造反了,就算我要造朱元璋的反,给我一万五千头猪,我能这么轻易让朱元璋拿住?能让他朱元璋抓个磬尽?就没有一支人马拿出刀枪来大战八十回合?

简直是可笑。

明朝历史上最大冤案,明朝最大的冤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肯定的不是冤案,蓝玉当时确实是想造反,其次我想说明的是,蓝玉案跟胡党案是有关联的,俞本的《纪事录》中记载:“二月,蓝玉与叶昇结婚,玉恐昇事被累,偕锦川侯曹震谋逆,事泄,玉、镇俱伏诛”。意思是蓝玉的亲家叶昇涉胡党案,蓝玉担心自己被亲家告发,所以才联合曹震等人谋逆。但仅仅是因为这层担忧,才导致蓝玉谋逆的吗?

据《明太祖实录》所记,蓝玉之所以谋反,有下面这几项原因

第一,“胡、陈之反,玉尝与其谋”,

第二,“又自恃功伐,专恣暴横,畜庄奴、***子数千人出入,乘势渔猎,尝占东昌民田,民讼之,御史按问,玉捶逐御史”,

第三,“及征北还,私其驼马、珍宝无筭,夜度喜峰关,关吏以夜不即纳,玉大怒,纵兵毁关而入”,

第四,“会有发其私元主妃者,上切责之,玉漫不省”,

第五,“尝见上,命坐或侍宴饮,玉动止傲悖,无人臣礼”,

第六,“及总兵在外,擅升降将校,黥剌(刺)军士,甚至违诏出师,恣作威福,以胁制其下”,

第七,“至是征西还,意觊升爵,命为太傅,玉怒,攘袂大言曰:‘吾北回,当为太师,乃以我为太傅。’”,因此,“及时奏事,上恶其无礼,不从。玉退语所亲曰:‘上疑我矣!’乃谋反。

蓝玉案爆发的前一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年轻的太子朱标生病死了,皇位继承人的离世对于一位将近七十的老皇帝来讲无疑是沉痛的打击。按他自己立下的规矩嫡长子继承制,皇位继承人朱标膝下排行老大的朱允炆才十五岁。


太子朱标生性仁厚,朱老皇帝本来就不放心将大明帝国交到他手上,这下皇孙朱允炆将来坐金銮殿,年纪又小性子更是孬弱,老皇帝更加焦虑担心皇孙今后如何驾驭这国家和这帮得势的强臣。

蓝玉案之前,太子朱标在世时,照老朱的说法,他已经处心积虑为太子清除了很多权杖上的刺头,诸如徐达,刘伯温,胡惟庸等等,一帮文武开国元勋一网打尽只剩他认为的漏网之鱼。

这样不行,老皇帝决定趁自己还活着,必须加快革老弟兄们命的步伐。洪武二十五年八月,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株连靖宁侯叶升,此人是蓝玉的姻亲,信号很明显,蓝玉已经处在悬崖边缘,可此时他还在西征前线,大祸临头尚不知不觉。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先后跟随常遇春,徐达,沐英,傅有德东征西讨,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封永昌侯。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独当一面作为大将军征讨北元,一直兵临今天的贝加尔湖,大胜而还晋升凉国公。

武将得势,受到皇帝恩宠能戒骄戒躁,低调行事而自保历朝历代就是相当难得的事,碰上大度贤君眼开眼闭也就过去了,遇上朱元璋这种没事也要挑事的也是这帮元勋遇人不淑。

而蓝玉恃宠而骄,不加收敛,纵容属下不法行为,驱逐御史,在军中越权升降军官,对同僚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被封为太子太师大为不满,认为自己功高勋贵,待遇反而比他们底,心态失衡整日牢骚满腹。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有人揭发蓝玉谋反,于是蓝玉被族诛,凡牵连的称为“蓝党”,一律处死,这次朱元璋掀起的大狱杀了一万五千人,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明初的开国功勋经过此次清洗差不多都杀完了(颖川侯傅友德第二年也被处死)。

说蓝玉当时意图谋反想必是欲加之罪,他顶多一个跋扈将军,但在封建极权统治下,一旦能弹压重臣的老皇帝归西,小皇帝直接面临权臣威胁,这种局面历代比比皆是。

朱元璋极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什么都替子孙安排好了,朱允炆才能安心高坐金銮殿执掌天下,朝堂上碌碌之辈一团和气,老朱做梦也没有想到他防死防活防外人,最后祸起萧墙把长孙赶下宝座的还是他朱家的人。

明初有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如果要说最大的冤案,奕天个人觉得是空印案。

郭桓案,是朱元璋整治官场的贪腐。虽然牵连甚多,最多也就是惩治标准的宽严而已,被惩处的人员,都不能说是冤枉,特别是郭桓和六曹等首犯,基本上用罪大恶极来形容也不为过。

胡惟庸案,是朱元璋要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将丞相的权利分散到各部,用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当时的胡惟庸大权在握,结交朋党,独断专权,打击异己,的确干了很多不妥当的事情,甚至刘基都是被胡惟庸党羽所害。即使胡惟庸没有***借祥瑞,预谋趁机***朱元璋,朱元璋将他们处死,也不能说就是多大的冤枉。

蓝玉案我们最后说,先来看空印案。

“空印”,初一看,这是一个法师的法号么?难道是跟和尚相关的,毕竟朱元璋小时候当过小沙弥,过的非常的悲惨。其实不然,所谓的“空印”,是指盖着官府印章的空白文书。

因为当时地方官府上交中央的钱粮,都是要经过长途运输,才能送达京城。运输过程中,钱粮未免有所损耗。按照当时的制度,如果账册和实物数量对不上,就要按照实际的钱粮数目重新造册。因为当时的交通很不发达,来往不便,所以,从元朝开始,就形成了一种惯例,就是多带几本已经盖好大印的空白文书,到了京城之后,根据实际运到的钱粮数目填写。户部了解中间的缘由,所以,对于此事也从不干预。

结果,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却认为是户部和地方的官员互相勾结,借以趁机贪腐,欺骗君主。朱元璋就下令自户部尚书至各地守令主印者皆处死,佐贰以下杖一百,充军边地。

很多掌印人,也就是在空白文书上盖个章而已,而且为空白文书盖章的原因,也不是为了私利,就被处死了,你说冤不冤。历史上有名的被诛十族的明朝大忠臣方孝孺的父亲,就是在这件事中被处死的。因此,奕天觉得“空印案”才是明朝最大的冤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最大冤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最大冤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蓝玉 朱元璋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