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的尚书,明朝所有尚书

kodinid 3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的尚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的尚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各部尚书是几品官?
  2. 明朝的南京兵部尚书是有实权的?
  3. 1627年谁是明朝户部尚书?
  4. 明代有哪些武将职务?是要从士兵到兵部尚书的。分京官、地方官、地方官下属?

明朝各部尚书是几品官?

明朝时期六部尚书为正二品官衔,明朝废丞相,六部尚书地位升高,为正二品,常加大学士衔,入内阁主政。明代中书省,六部乃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各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六部尚书官阶为正二品。清代于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设六部。初以贝勒(亲王郡王)分别总理各部部务。雍正元年(1723)以后,常以大学士兼管各部。

六部始设于隋代,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名称,相当于现各国家部委的部长。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

明朝历史上的尚书,明朝所有尚书-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的南京兵部尚书是有实权的?

南京兵部尚书一般挂“参赞机务”衔,会同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勋臣(开过功臣的后人)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务,一般这三个人中以南京兵部尚书为主所以说,南京真正有实权的就三人:镇守太监、南京守备、和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兼任)

朱棣迁都后在南京周围设立了南直隶,应天府,六部,司礼监,留守太监。 自从迁都之后,出了南京兵部外的其他各部基本都变成被排挤和养老的官员所在,例会也变成茶话会。 一般来说明朝南京真正有实权的就三人:镇守太监、南京守备、和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兼任)

南京兵部尚书一般挂“参赞机务”衔,会同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勋臣(开过功臣的后人)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务,一般这三个人中以南京兵部尚书为主所以说,南京真正有实权的就三人:镇守太监、南京守备、和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兼任)

明朝历史上的尚书,明朝所有尚书-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京有的机构南京都有,只不过南京的机构大部分都是养老的,只有例如南京兵部等几个机构是有作用的。南京兵部负责南直隶地区的防务,应该是有实权的。不过还是得挺北京***的安排。

1627年谁是明朝户部尚书?

1627年

中国农历丁卯年,生肖兔年,属明朝天启七年,清(后金)天聪元年。

明朝历史上的尚书,明朝所有尚书-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启七年(1627)九月初六日,户部尚书郭允厚

郭允厚字万舆,号默千,曹州(今菏泽市)城里人。明朝大臣,官居户部尚书。其父郭堵,曾做过户部主事。

定信王岁禄

天启七年(1627)正月十三日敕后府及吏户礼兵部:朕弟信王(后为崇祯皇帝)年已长,其岁禄万石,今居京师,岁支米三千石,钞万贯;待之国后,米全支。并选王府官员,今在京,先给校尉三百,军一百。

召还经略王之臣

明军宁远大捷,袁崇焕升任巡抚,与总兵满桂不协,请移之他镇,乃召满桂还。及王之臣代高第为经略,复奏留满桂,袁崇焕又与不协。朝廷虑败事,命王之臣督关内,袁崇焕督关外,划关而守。袁崇焕虑廷臣忌己,乃上书请“惟圣明与廷臣始终之。”朝议以袁崇焕、王之臣不相能,召王之臣还,罢经略不设,以关内外尽嘱袁崇焕,与镇守中刘应坤、纪用等便宜从事。王之臣遂于天启七年(1627)二月二日加太子太保还部。

明代有哪些武将职务?是要从士兵到兵部尚书的。分京官、地方官、地方官下属?

明朝军队最高指挥权在兵部,由文官掌管,下辖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最***是左都督和右都督,正一品,这是京官。

地方官是各省设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正二品。都指挥使司下设卫所,一卫5600人,分五个千户所,千户所又分十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卫指挥使正三品,千户所千户正五品,百户正六品。百户所有总旗二,各辖五十人,小旗十,各辖十人。兵士称“军”,世袭当兵,另编军籍。

在作战时,兵部会任命作战将领,有总兵官,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等。这些都是任务差遣,没有品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的尚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的尚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尚书 南京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