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图片

kodinid 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代官服具体颜色图案?
  2. 明代獬豸官服什么意思?
  3. 明朝王爷穿什么样的龙袍?
  4. 明代不同品级的文官的朝服上,分别是什么动物?

明代官服具体颜色图案?

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

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

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图片-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武官绣兽,以***猛: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

明代獬豸官服什么意思?

明代的风宪官负责监察百官,其官服上的补子图案是獬豸。獬豸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是正大光明、公正廉明的象征。

文官绣禽: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

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图片-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武官绣兽: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明朝王爷穿什么样的龙袍?

龙袍是皇帝专用的服饰,王爷是不能穿龙袍的。

龙袍,即皇帝的朝服,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皇帝专用的袍,又称龙衮。

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图片-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史籍记载,皇帝的龙袍上都绣有九条进龙,胸前、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二,还有一条绣在衣襟里面。

明代不同品级的文官的朝服上,分别是什么动物?

我们以为的“衣冠禽兽”是一个骂人的词,但是这个词要是放在明朝却恰恰相反,它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在洪武十三年废丞相罢中书,权分六部,所有文武官员按品级划分,均分为一到九品。为了区分各自的品级,朱元璋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从朝服上来区分。

在官员衣服上绘飞禽走兽,是旧时就有的:

《旧唐书·舆服志》:延载元年五月,则天内出绯紫单罗铭襟背衫,赐文武三品已上。左右监门卫将军等饰以对师子,左右卫饰以麒麟,左右武威卫饰以对虎,左右豹韬卫饰以豹,左右鹰扬卫饰以鹰,左右玉钤卫饰以对鹘,左右金吾卫饰以对豸,诸王饰以盘龙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

在明朝,要想知道此官员是文官还是武官,是什么品级,看衣服上的“补子”就知道。补子就是一块缝在官员服装上的布,上面所绣的不同禽兽,代表了一个人官位的大小。所以,明清官员穿的袍子也叫“补服”。

文官补子上的九种飞禽分别为: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鸂鶒;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

通过这样的方式十分容易的就区分出来了官员的品级,使得朝廷中层次分明。


文官 :仙鹤 锦\雉 孔雀 云雁 白鷴 鹭鸶 鸂鶒 鹌鹑 练雀。

武官 ­:麒麟 狮子 豹 虎 熊 彪 犀 犀 海马。

按照朝廷官制,根据品级不同,彼此“工装”的颜色和图案各不相同。单说装饰图案吧,不外乎“飞禽”、“走兽”。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据明、清两代正史中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衣冠”上的“禽兽”自然和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

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鸂鶒(音‘希赤’);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

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

明朝的文武百官的官服上都有补子,补子是补缀在品官前胸后背的一块织物,这成了明官服的一个特色。据历史资料记载,官服补子最早起源于武侧天在位时,为了赏赐文武百官,特意在官服上绣上不同的锦纹,上面包括了文字和禽兽图案,到了明朝时期,为了维护统治,朱元璋提出了“上承周汉,下取唐宋”的衣冠理念,文字图案被取消,最后保留了禽兽图案。

文官和武官的补子也不同,文官是飞禽,武官是走兽,人们用“衣冠禽兽”来形容这种服装。由于贪官污吏对百姓的迫害,百姓们对穿着禽兽官服的人很反感,后世引申为道德败坏,品格很差,行为像禽兽一样的人。这类人又和穿禽兽官服的人是一个类型的,当然清官也不少,但穿着禽兽官服的贪官在百姓心中的映像太差了。

那么为什么要在官服上绣上图案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用飞禽走兽图案装饰由来已久,这就是图腾文化,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崇拜和信仰。古代的生产力低下,生存环境恶劣,为了祈求平安,吉祥,就将愿望以图腾的方式表达出来。

由于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影响,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维护等级制度,就在服装装饰方面做文章,把官服按颜色分等级。到了明朝更是加上了补子图案,明朝文官八九品官穿绿色、六七品为青色、四五品为红色、三品及三品以上为紫色,这就是所谓的大红大紫,因为穿红色和紫色的都是大官,后世就成身份显赫,志得意满,又深受当权者信任宠爱的人的代名词。明朝文官等级除了官服颜色的不同,上面的补子图案也是不同的,一品是仙鹤、二品是锦鸡、三品是孔雀、四品是云雀、五品是白鹇、六品是鹭鸶、七品是满鹕、八品是黄鹂、九品是鹌鹑。文官们一般都温文尔雅,善长舞文弄墨,官服上配上飞禽图案更显儒雅灵秀。

总之明朝官服图案的分别不仅反映了受儒家尊卑贵贱影响,人为的划定等级。还被统治者当成了巩固统治的工具,也是我国图腾文化的延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官服历史记载表格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官服 明朝 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