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敦煌的历史价值在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敦煌的历史价值在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万历年间的敦煌是谁管辖?
吐鲁番王国管辖。
随着土鲁番王国的强大,七卫无法抵抗,据《明史-西域二-曲先卫》记载:“土鲁番复据哈密,逼处关外诸卫”。“时土鲁番日强,数侵邻境,诸部皆不能支”。关外的卫所开始东迁,进入关内和祁连山腹地。
明朝本来对西域的重视就不够,因此,当1516年,割据天山山脉东部的土鲁番王国吞并了敦煌后,1524年,明朝干脆选择关闭了嘉峪关,放弃瓜、沙二州。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兵平定河西,修筑嘉峪关、明长城,重修肃州城。为加强西北边疆防卫,又设置关西七卫。
永乐三年(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后吐鲁番攻破哈密,敦煌面临威胁。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
正德十一年(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王国占领。
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
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制,战乱连年,百姓流离失所,田园渐芜,敦煌渐渐衰败,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敦煌郡,一作炖煌郡,郡名,又名晋昌郡,汉王朝于同年置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区归酒泉郡管辖。分武威、酒泉两郡之地,设张掖、敦煌二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西部置。
请问明朝时期敦煌属于哪个国家?
明朝时期不同的阶段,敦煌属于不同的国家。
明朝建国初期1368年至1372年间,敦煌没有被收入明朝版图,敦煌属于蒙元领土。
1372年朱元璋收服西域一带,把敦煌也纳入明朝版图,直到1528年闭关。
1528年后,明朝闭关,放弃敦煌,此后敦煌属于叶尔羌汗国领土,直到明朝灭亡。
我是头条号“胡子教授”作者,资深媒体人,教授级高级记者,欢迎关注交流。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兵平定河西,修筑嘉峪关、明长城,重修肃州城。为加强西北边疆防卫,又设置关西七卫。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改为沙州卫,后增设罕东左卫。嘉靖七年(1528年)因叶尔羌汗国攻击,关闭嘉峪关,从此瓜州、沙州成为叶尔羌汗国领土。
敦煌历史悠久,史前因中原氏族战争,战争失败迁徙到河西地区,此氏族群体就是三苗,三苗在此地敷衍生息以***为主,逐步掌握了农耕生产技术。
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管辖,古代谓之瓜州,后改名安西,今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安西县在历史上因其生产蜜瓜独具特色,在春秋时期就谓之瓜州。
初唐时期,瓜州被作为行政建制的名称正式沿用。到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废瓜州。
安西之名,起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帝在安西布隆吉大败葛尔丹部属3000余人,始称“安西”,取义为“安定西域”,寄托了平定西域之乱的期望。
清雍正元年设置安西直隶厅,后改为安西府、安西直隶州,至民国二年(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此县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2006年2月8日,民政部(民函[2006]31号)批准:同意将甘肃省安西县更名为瓜州县。
“敦煌”一词,《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中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敦煌的历史价值在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敦煌的历史价值在于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