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的气候变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的气候变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周 唐朝 气候?
从南到北,从古至今,为了抵御寒冷,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从吼到抖,再到暖气。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温度也是各不相同的。从历史学家对古代天气的研究中发现,不同时期的气候,有很大的差距。在西周时期,当时的气候,可以称为寒冷期。在
秦汉时期,当时的气候则是温暖期,唐宋时期,同样也处于温暖期,明清时期,则是小冰期。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系列,则是在唐朝时候,被称为温暖期的阶段,当时大家是如何抵御寒冷的。
我们先来讲讲唐朝人吃的东西。在凛冬到来的时候,还没能有什么事情,比吃一顿火锅,更能让人心旷神怡的呢?吃火锅这件事情,在中国早就由来已久。三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可以煮火锅的家伙。唐朝的时候,大家都把它叫做暖锅,作用跟今天的火锅几乎一模一样。
当然,在唐朝人眼中,喝酒暖身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诗人白居易就在他的诗歌中写过这么一句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同样是冷的发抖,同样是喝酒暖身,人家白居易就能写出这种高水平的诗来,真是自相惭愧。
唐朝人的衣服。从我们现在看的那些唐朝服饰复原的情况来看,一件件都轻薄无比,恨不得就跟没穿一样。不过,这些唐装服饰,大多是夏装为主。冬天服装会稍微厚一些。但不会厚到哪里去。不过,能穿上这种衣服的,大多还是达官贵人。他们住的地方都有各种取暖的方式。烧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西周是第一个寒冷期。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在周孝王时期,汉江曾经发生过冰冻的现象,所以在西周时期,当时的气候,可以称为寒冷期。
唐代,不仅都城长安冬天没冰没雪,唐开元 19 年,扬州甚至出现双季稻的记载,竺可桢据此推测,处於中国第 3 个温暖期的隋唐,当时的平均温度比魏晋南北朝高摄氏 3 度左右。
唐朝和宋朝,中原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变化?
根据洛阳理工学院金勇强博士梳理前人和他自已的研究,唐宋时期(大约公元600~1000年)中原地区经历了5次较为明显的寒冷过程,第一次出现在600~630年,中原地区气温比现在高1.8度,到了630年后,比现在低0.4度,下降了2.2度。第二次寒冷过程约在690~710年,下降1.2度,820年后逐渐回升。第三次约在780~820年,这一时期下降近1.1度。820年后逐渐反弹。总之,唐宋时期中原气候在变冷过程。甚至有专家认为唐朝由强变弱也与气候变化有关系,有专家分析,由于中原地区气候寒冷,丝织品生产,粮食产量都受到影响,战争次数增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的气候变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的气候变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