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276年历史讲解,明朝276年历史讲解***

kodinid 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276年历史讲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276年历史讲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享国276年, 为何皇帝普遍短命?
  2. “我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解释含义?
  3. 大明朝能稳固276年,周边国家臣服,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朝享国276年, 为何皇帝普遍短命

明朝是汉族树立的最后一个朝代,一共历任了16位皇帝,享国到达276年,但不知为何,明朝的每一位皇帝寿命都十分的短,16位中有10位没有活过40岁。阅历这么长时间的一个皇朝,皇帝的寿命却如此短,后人对此都充溢了猎奇。 针对明朝皇帝短命这一现象,依据史册记载,我们做出以下几点的揣测:

其一,就是明朝皇帝的工作强度都挺大的,而且明朝是个皇权高度集中的朝代,所以在很多事上皇帝都要亲力亲为,这也有可能形成他们寿命减短;

明朝276年历史讲解,明朝276年历史讲解视频-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二,崇道和炼丹,我们都晓得,丹药中是含有金属元素,而这些也极有可能要挟到他们的寿命长短。 ***如说以上两点能够改动的话,那么这一条就真的无法改动了,那就是生长环境。我们都晓得,古代皇帝从小压力就很大,不只要夺权,还要避免他人夺权造反,以至能够说还要谋划怎样扳倒有权利的人物

这一系列心理要素和压力加在一同,试问,这样能短命吗?

封建社会,皇帝作为一种有着特殊性质的职业,在某种水平上必然会随同着更大的风险,他们不只需求付出更大的膂力,去处置各种大事,更是会面临强大思想和肉体压力。所以说,皇帝不好当,一步错,步步错,让全天下的人过得好都是他一个人的义务。

明朝276年历史讲解,明朝276年历史讲解视频-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解释含义?

我大明一朝总共276年,不曾与外族和亲,不曾赔款给他人,不曾割地给他族,不曾给外族纳贡,天子亲自守卫国家,君主为了社稷死而后已。

扩展资料:

由于满清的缘故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相比,明朝亦毫无逊色!

明朝276年历史讲解,明朝276年历史讲解视频-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愚昧者总是津津乐道于明英宗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御驾亲征五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

大明朝能稳固276年,周边国家臣服,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朝能够统治200多年,这是有原因的。

第一、朱元璋注重法律法规建设。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颁布了《大明律》,由亲自编写了《大诰》,并且颁布约束皇族内部的《皇明祖训》。

第二、朱元璋对国家基本国策做了重大调整,从中央到地方都做出了限制官员权力的政策安排。

在中央,废除了中书省及其首脑丞相,从而强化了皇权;在地方,废除了行省制度,设置三司,地方分权强化了中央集权。

第三、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对稳定明朝统治起到了重大作用。

明朝皇帝虽然长期不上朝,但这并不影响明朝***的正常运作,因为内阁在起着维系国家机器正常运作。

后人对内阁制评价有点低估它的积极作用了,内阁制度有助于减少国家决策失误,有助于减少皇帝与大臣们之间的矛盾,有助于避免文臣专权

第四、明朝军队分权,实行五军都督府制度。五军都督府制度分散将领兵权,让皇帝能够有效掌握兵权,而皇帝可以通过兵部对五军都督府加以牵制,兵权在握。

第五、靖难之役后削藩。建文帝朱允文削藩失败,但是,明成祖朱棣削藩成功。藩王权力被削弱,让藩王和朝廷文臣武将之间关系保持某种力量制衡,既让藩王不敢轻易造反,也让朝廷文臣武将不敢轻易发动政变,客观上稳定了明朝统治。

综上所述,明朝通过一系列制度与法律建设,稳固了明朝统治,让明朝统治持续了200多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276年历史讲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276年历史讲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皇帝 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