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春联历史进程,明朝的春联历史进程图

kodinid 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春联历史进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的春联历史进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春联发明于明朝,那么在宋朝的梁山,春节时会贴春联吗?
  2. 贴春联是从什么时候遗留下来的习俗?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春联发明于明朝,那么在宋朝的梁山,春节时会贴春联吗?

春联真的是在明朝发明的吗?

不是的,春联很早就发明出来了。春联虽然是桃符演变来的,单纯的桃符并不能称为春联,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演变的过程,但是春联却不是在明朝才发明出来的。

明朝的春联历史进程,明朝的春联历史进程图-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很多不务正业,却又才华横溢的皇帝,除了大家最熟悉的南唐后主李煜外,还有一位后蜀末代皇帝孟昶。

当然,后蜀被宋朝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灭亡,可见这位孟昶皇帝不是贤明之主,但是他的才名还是得到历史的认可的,在《全唐诗》里就有孟昶的一首诗。

这位皇帝在后蜀灭亡之前的春节,因为看桃符上的字样不顺眼,也许是所说的吉祥话不对劲,命令自己的达成辛寅逊,在桃符上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为了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明朝的春联历史进程,明朝的春联历史进程图-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仅仅在一年之后,这位皇帝就被宋太祖赵匡胤俘虏,但是因为孟昶身份的特殊性,这件事情永远的留在了历史的记载中,并且成为了后世人们心目中的第一副春联。

不会,因为宋朝时期写在桃木上的春联“春联”,因为不便于更换,所以是需要长时间悬挂的,大多是在楹柱上,被称为“楹联”。

也就是说,梁山好汉虽然会写“楹联”,但是想要将春联写在纸上“贴春联”,确实是不可能的。

明朝的春联历史进程,明朝的春联历史进程图-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应该指出春联不是发明于明朝。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幅对联是五代后蜀主孟昶所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在这个天下第一联出现之前,其实就己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孕育和演化了。最早人们相信桃木有避邪的功能,所以过年要在门口挂桃木牌子。后来人们又想到在牌子上题字,题字的内容又不断地雅化。在孟昶那里实现了雅化的质的突破,就诞生了第一幅春联。

到了明朝贴春联己经很流行了。那为什么会有春联发明于明朝这一说法呢?这可待是一个误会。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上段引文的开头一句“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看到这一句,就以为春联从明太祖才开始有的。这就是误以为明朝发明春联的原因。这是误解。“春联之设”,是指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对联成为制度和规定,而不是春联的发明。试想,在明朝之前,如果春联还没有发明出来的话,明太祖实然发出圣旨,要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谁能做得到啊?明太祖的智商不低,他会发出人们做不到,而强让人做的圣旨吗?

既然春联在五代就有了,到宋朝想必己经普及。贴春联在社会上盛行,梁山也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习俗在梁山上也必然会有反映。

结论是:梁山上也会贴对联的。

春联早期就是桃符,但是不能认为那时候有春联,因为不具备普遍性,文化的形成,需要达到普遍性。比如你家过年必须吃馄饨,但是不是认定过年要吃馄饨。春联的普及需要几个客观条件,第一就是纸张的大规模制造,如果纸张很贵,贴春联自然不可能,宋朝才改良造纸术,元朝对汉文化是压制,所以明朝才有可能形成春联;第二,春联需要大量的识字率为基础,即便是别人代书,也是要很多的会书写的人,明朝就具备了这个条件,因为朱元璋对***的零容忍,对科举的严格,很多读书当时是不敢做官的,也难以做官,闲散文人流落江湖,为谋生,只能来做私馆,带写家书。

谢谢邀请。春联发明于明朝是明代人的说法——明陈云瞻“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簪云楼杂话》。

不过这个说法不合理。因为——

一、在门上悬挂桃符—— 一边写上“神荼”,一边写上“郁垒”;正月初一挂上以辟邪——是从周代就开始的。这其实已经有了春联的意思。佐证——清代《燕京时岁记》“春联者,即桃符也。”

二、中国历史上 第一幅完整意义上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不过这副对联还是写在桃木符上。

三、把春联写在纸上,贴到门上,应该是宋代开始的。

四、宋朝的梁山上有没有贴过春联?以情理判断,应该有可能会贴。因为当时这种玩法已经出现可很长时间。

贴春联是从什么时候遗留下来的习俗?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春联的前身是桃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中写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传在古代,有神荼,郁垒两个可以驱逐克制恶鬼的两位神仙,他们会把守在鬼界的大门两边,如果有恶鬼作恶,就会把他们捉拿驱赶,后来人们为了镇邪去恶,就把这两个神仙的画像花在桃木板上,挂在大门边,以后又演变成把二位神仙的名字写在桃木板上,这就是桃符,也就是最早的春联。

宋代的时候,开始在桃木上写对联,一来可以寓意新年的吉祥如意,二来也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随着发展,人们开始把象征着喜气吉祥的春联写在了红纸上,在新年贴在门框两边,借以表达新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也使得门户更加美观气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春联历史进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春联历史进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春联 明朝 桃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