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熙年历史,明朝洪熙年间

kodinid 5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洪熙年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洪熙年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洪熙元年汉王之乱是真的吗?
  2. 洪熙皇帝是篡位的吗?
  3. 狄寨的来历?
  4. 洪熙帝有几个儿子?

洪熙元年汉王之乱是真的吗?

汉王之乱发生在宣德元年,不是洪熙元年。

朱高煦叛乱或称高煦之叛、高煦之乱,是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谋反的事件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迅速平息了此次叛乱。

明朝洪熙年历史,明朝洪熙年间-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靖难之役时,燕王朱棣带兵时,朱高煦经常随军左右,尤其是在某些关键战役中立有大功,为朱棣所倚重,高煦自恃有功,周围也有一帮人为其出谋划策,几次阴谋离间燕王与世子关系。

朱棣即位后,太子定朱高炽。其后,朱高煦屡不就国,多次改封,最后封于山东乐安州。朱棣去世后太子朱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仁宗。仁宗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一月一日立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仁宗当了10个月皇帝,于洪熙元年5月病崩,太子朱瞻基即位,即明宣宗,改明 年年号为宣德。

朱高煦在乐安州,闻朱棣崩,蠢蠢欲动,10个月后,明仁宗又崩,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奔丧,即阴谋从路上伏击,因仓促而未能得逞。明宣宗对朱高煦仁至义尽,但其仍没收敛,于宣德元年8月起兵反叛,打“靖难”之名。

明朝洪熙年历史,明朝洪熙年间-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宣宗召群臣应对,有提议派阳武侯薛禄前往征讨,而大臣杨荣则主张亲征,夏元吉也表示赞同,明宣宗定夺,率三大营五军将士亲征朱高煦。明宣宗一面派人到乐安城宣诏,晓以利害,令其投降;一面大军直抵乐安城下,重重围困。朱高煦被迫出城向宣宗请罪。朱高煦之乱遂平。

明宣宗对待皇叔很好,没有杀他,但是在朱瞻基来看他的时候竟然使用扫堂腿把朱瞻基绊倒,朱瞻基便命人把大缸扣在朱高煦头上,他举着缸到处跑,朱瞻基忍无可忍,最后用火烧死了朱高煦。

洪熙皇帝是篡位的吗?

不是的。

明朝洪熙年历史,明朝洪熙年间-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1425年)。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高炽生于凤阳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府。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

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嗣;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22]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狄寨的来历?

狄寨是指在中国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狄镇所建的一座历史古建筑
据传,狄寨建于明朝洪熙年间,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该寨是一座古代军事重要设施,为抵御外敌入侵而兴建,也是反抗日本侵略的一处战斗据点。
目前的狄寨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成为受到广大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洪熙帝有几个儿子

洪熙帝应指明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明朝第四位皇帝。有十个儿子,分别是明宣宗朱瞻基,郑靖王朱瞻俊,越靖王朱瞻墉,蕲献王朱瞻垠,襄宪王朱瞻墡,荆宪王朱瞻冈,淮靖王朱瞻善,滕怀王朱瞻,梁庄王朱瞻自,卫恭王朱瞻延。除此之外,洪熙帝还有7个女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洪熙年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洪熙年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洪熙 朱瞻 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