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迁都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迁都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简述永乐迁都的历史意义?
永乐迁都是指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的事件。 永乐迁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
政治军事
大都陷落、元朝灭亡约半个世纪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自 石敬瑭向 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京附近已有约500年不在汉族朝廷中央政权控制之下(若从 安史之乱、河北藩镇兴起算起则更长);而靖康之变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统治。成祖迁都后,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由于首都距离长城很近,中央***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成祖本人就曾以北京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北京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
经济
明朝初期,华北相对于江南的贫困相当明显。北京的营建使北方的生产和人口迅速恢复。但是,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城市,京师对物资的大量需求无法就近解决,必须依赖于 大运河从江南转输。因此在明清两朝,漕运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漕运的繁盛带动了运河沿线市镇的发展,如扬州、 临清和沧州等,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古代完成一次迁都需要多久?
以明代迁都为例,前后共历二十余年;
明成祖朱棣在他成功之后,便在北平修建行宫,这时朱棣都已经要迁都了。之后是准备迁都,阻碍扫除。得以迁都
还有唐朝则天时期;迁都时间比较短,之间也就准备了一两年;盘庚迁殷,同样也没费多大事。
明朝迁都北京还拜明孝陵吗?
靖难之役,朱棣当上皇帝后。迁都北京,但是他的父亲朱元璋的坟墓,依然在南京明孝陵。按照常理他每年应该回南京给他父亲,上坟祭奠。而且他为他父亲,开凿制作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半成品阳山碑材,最后因为碑体太大太重,无法运输,最终没有建成。所以他只有从北京到南京明孝陵给他父亲,上坟,祭奠。
明朝古都?
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他先后进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等将北伐,攻占大都(即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
1405年,朱棣将北平改名北京,称行在,设立国子监等衙门。1416年,朱棣公布迁都的想法,隔年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1420年完工,1421年迁都北京。
明朝国号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又称皇明,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
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而南京大学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另有观点认为,明朝国号出自《周易·乾·彖》“大明终始”,与元朝国号同出一典,象征元、明之间正统嬗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迁都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迁都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