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的历史有多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明朝的历史有多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宋史》修了几年?
谢谢悟空邀请。纵观中国历史,就是下一个王朝为上一个王朝修史的时间差别很大,明史修了100年左右,宋史花了2年多,元史前后只用了331天,不到一年,明史问题很多,但是明史好评比较多,好评如潮水,宋史成书时间短,只用两年零七个月,基本是在元朝濒临崩溃的前夕,因此编纂比较草率。明史质量最高,宋史其次,元史最差,编修时间越长就代表质量越高?,那也不一定,清廷修完明史之后,乾隆将原始资料,明朝官方档案3000多万份,烧掉只剩下3000多份,明史被清廷篡改最为严重,乾隆将明史原始资料来个毁尸灭迹,没有原始资料验证,大家只能相信明史。明史政治目的太强了,不利于清廷的史实,己经全部毁掉,要么被清廷美化,如明未清军五次入关抢劫,在辽东大肆***,明朝的皇帝个个都昏庸,最后又出现武英殿明史稿,明史一共有4个版本,313卷万氏明史稿,416卷万氏明史稿,310卷王氏明史稿,336卷武英殿明史稿。元史的史料价值最高,因为原始资料都保存下来,没有被删改毁灭,更有研究价值,明史原始资料被毁,史料被篡改非常严重,抹黑明朝美化清廷的意图非常明显,清廷为什么不保留明朝的原始资料?。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宣传自己取代前朝的必要性。新朝代会修旧代史,以正视听,防止野史横行,也是为新统治者提供教训。
《元史 顺帝本纪》记载:
(至正三年三月),诏修辽、金、宋三史,以中书右丞相脱脱为都总裁官。……(至正五年冬十月)辛末,辽、金、宋三史成。
也就是说,《宋史》的修撰开始于至正三年(1343),完成于至正五年(1345),一共修了2年,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两年零七月共31个月左右。
《宋史》最大的缺点就是比较粗糙,史料未经精心剪裁,整体结构比较混乱,这主要原因就是修撰的时间比较短,也包括编纂的时候元朝已经风雨飘摇,修撰的财力人力投入不足。
但是,正因为这样,《宋史》在修撰过程大量抄录借鉴了宋朝的国史、实录等各种史料,卷轶浩繁,在这些被借鉴的史料已经基本全部亡佚的情况下,《宋史》成为保存宋朝官方与私人史料最有系统最为完备的一部史书,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学者一般认为,从史料的角度而言,详胜于略,《宋史》详尽的叙事,提供了关于宋朝历史非常珍贵的史料,从这个意义上,《宋史》修撰时间之短,反过来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谢邀,我是爱历史的老猫
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水平,首先要跟大家说一下《宋史》是由元朝史官为其修订的,《宋史》全书共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和列传共有二百八十七卷,所以《宋史》共计九百四十六卷,一共有大约五百多万字,这使得《宋史》成为了二十四史之中最为庞大的官修史书。
但是跟我们想的有点不太一样,按道理来说完成这样一项庞大的修书任务是要话费很长时间的,《明史》就花了大约一百年的时间才修正完毕,《宋史》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匆匆编写完毕,实在是令人不敢相信啊。
明史的成书过程是怎样的呢
几乎每个王朝都会为前朝修订史书,元朝初立时期,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就非常重视《宋史》的修订,但是在修订宋史的行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体例和年号问题,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忽必烈只好暂时放下了宋史的修订过程。
到了元朝末年,元朝丞相在征得元顺帝的同意之后开始接手《宋史》的修订一事,经过可两年半的时间,宋史终于完成了修订。
为什么宋史修订的如此之快呢
首先有一点是值得明确的,那就是元朝修订的《宋史》是在原先宋朝的《国史》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而形成的,《宋史》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前朝的《国史》,这无疑加快了《宋史》的修订于成书过程。
从另一方面来看,两宋时期,宋朝的雕版印刷术已经非常发达了,这对于书籍的保存和流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由于《宋史》的修订时间实在过快,此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史料真实性的考证、文字的规格和修饰以及资料的互相重叠都先显现出《宋史》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但是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得,那就是《宋史》里面所记载的资料非常详细,能为我们极大程度的还原那个时期的故事与百姓生活,这也是值得称赞的一项优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历史有多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历史有多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