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与日本战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与日本战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近代史上日本曾经向中国发动过哪几次战争?
明朝时候的倭寇(主要是当时日本战国时期,中国反对明朝统治者和日本人相互勾结),近代就是日俄战争在中国领土进行的,比如旅顺港,辽东半岛。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清***派遣军队去朝鲜帮助朝鲜镇压叛乱,日本军队偷袭中国军队运输船,挑起战争,接着黄海海域中日双方军舰决战,中方惨败,日本从海军攻打威海刘公岛陆军登陆旅顺等地,造成旅顺大***,包围刘公岛北洋舰队海军基地,抵抗失败后有官兵自沉战舰,最终签订《马关条约》。然后就是1931年9月18日在东北炸死张作霖其子张学良易帜,日本发动战争东北军撤出东北三省。接着就是1937年全面侵华,1937年12月4日日军开始从***攻打南京,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制造***。
万历朝鲜战争,明军和日军打了哪些战役,双方伤亡如何?
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1598年),又称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指明朝万历年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
1588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1592年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军队九个军团共20万人渡海至朝鲜作战。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一个月攻陷朝鲜京城,驱逐朝鲜国王李昖。这时,明朝集结辽东及三千戚家军约4万人由李如松统领,奔赴朝鲜作战并暂时击退日本。15***年正月,日军14万大军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调集4万兵力赴朝救援,后续不断增兵,最高至7万。日军在丰臣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全部从朝鲜半岛撤退。
明军的伤亡如何?
“自关白(丰臣秀吉)侵东国,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
但《明史》的说法并不准确,明廷在「朝鲜之役」中投入兵力虽巨,到战争末期(公元 1598 年),明军在朝鲜的总兵力已达 12 万人左右(陆军、水军合计),却也远远达不到可以「丧师数十万」的规模。
明军在朝鲜的兵力折损到底有多少呢?
造成明军伤亡较多的战役,总体上共分三次。
最惨烈的一次是「泗川之战」,明军将领董一元率部2万多人进攻泗川,被日军守将岛津义弘以万余人击溃,折损兵力约7千余人。
第二为「第一次蔚山之战」,明军将领麻贵率部4万4千人进攻蔚山,被日军守将加藤清正以2万多人击溃,伤亡4千余人。
之前为了写文章,我曾专门研究过这方面资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1592年4月,日本丰臣秀吉发动14万大军侵略朝鲜,登陆之后19天内就攻陷了朝鲜王京汉城,一个月后朝鲜“三都守失,八道瓦解”,朝鲜国王李昖率着心腹大臣逃往宗主国,也就是明朝,求明朝相助。
万历皇帝朱翊钧,虽说后来三十年不上朝,前期还是比较勤勉的,听李昖说朝鲜被日本占了,第一个反应是这小子有诈,小日本怎么可能不到两个月就灭了朝鲜?李昖不会是和日本合伙谋算明朝吧?
(朱翊钧画像)
明朝君臣全都把怀疑的目光看向李昖,李昖无奈之下只好交待了另一件事,丰臣秀吉之前就写了信给他,说要借道朝鲜攻打明朝,还约他一起攻,他没敢答应。顺便表达了一番对明朝的忠心。
但这并不能证明什么,日本如果攻朝鲜为的肯定是明朝,问题是小日本真有这么大胆子吗?这个李昖会不会是冒牌货?
没多久辽东传回信息,是真的,朝鲜真被日本占了,李昖也是真的。
明朝君臣当时就怒了,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虽然当时明朝也不安稳,但还是立刻决定发兵朝鲜,扬威国外。
万历朝鲜战争是由日本太阁丰臣秀吉挑起的,以争夺更多的土地为目的,发起的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战争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592年至1595年 由明朝将领李如松和宋应昌统领,前往朝鲜作战,在经过平壤大战后,日本大败后撤退,明军也因入朝兵力不多,无法组织大规模作战。而后又在碧蹄馆之战后双方开始谈判,议和,至此第一阶段战役结束。
第二阶段从1957年开始,丰臣秀吉从釜山登录,率领15万大军开始对朝第二次作战。明朝由总兵麻贵统领,后续有山东参政杨稿、兵部侍郎邢阶赶到,总共8万余人。其中有很多经典战役,而又数鸣梁海战最出名。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是日本最为头疼的对手,李舜臣凭借几艘船只大败日本统帅藤堂高虎率领的133余艘战船。具体情况可以观看电影《鸣梁海战》,而后,丰臣秀吉死于京都,日本士气受挫,着手准备撤退。正在日本准备撤退之时,明军又在露梁海战大败日军。日军至此以无还手之力。
1599年明军班师回朝,万历朝鲜战争结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与日本战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与日本战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