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的书

kodinid 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看日本明朝看韩国宋朝看越南?
  2. 明朝时日本和明朝谁的识字率高?
  3. 为什么日本对明朝的态度和对汉,唐,宋朝的态度不一样呢?

唐朝看日本明朝看韩国宋朝越南

因为日本残留着唐朝的生活习惯,韩国本是学习明朝,越南学习宋朝。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关系友好,日本向中国称臣纳贡,派遣遣唐使进行学习唐朝,而且现在日本的席地而坐就是学习唐朝人的生活习惯。古代韩国学习明朝,建筑风格就和明朝差不多,越南学习宋朝,古代官服和宋朝差不多。

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的书-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时日本和明朝谁的识字率高?

明朝略高,明代可以说是古中国识字率的巅峰,光看那由遍布全国的官办民办的两千多所书院所构成的中基层教育系统就可以窥见一斑。

同时明朝通俗小说飞速发展,加上出版业几乎没有任何相关法律限制,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字作品泛滥成灾,南方不少地方(以徽州,赣州为代表)的人还有善讼之名,朝廷有专人写彰公共文化宣传板报(旌善亭等),非常发达的官方民间邮政,商业契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道是需求产生发展,这些显然都是要建立在极高的识字率上才会出现的需求,足以反应明朝普通百姓识字率之高。另一方面,经过满清的文化浩劫,一直到鸦片战争工业革命后的法国才在识字率上赶超以愚昧、野蛮和专制闻名的满洲政权,古代东西方教育水平相差之大足以明矣

为什么日本对明朝的态度和对汉,唐,宋朝的态度不一样呢?

因为元朝(主要是蒙古)入侵过日本本土,但因天气原因(据说是台风)入侵失败。

可见,日本民族是那种:现实刷新观念和印象的民族。

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的书-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胜了,不打你。元败了,打你。明胜了,不打你。清败了,二战又打你。

日本对中国等周边国家态度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军事实力,历来如此,日本这个民族既是如此!

在汉,唐,宋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军事实力雄厚!

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的书-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到了明朝,万历因为继承人的问题,闹得朝野不和,人员管理混乱,新旧更迭速度太慢,朝廷官员***问题严重,东南军队士气涣散,日本趁虚而入,但是他没有注意到,明朝精锐一部还在守边关,所以,日本到了中国,被立即教如何做人了

日本的态度取决于彼此之间实力的消长,唐朝时白江口之战击溃日本才使得日本认清自己实力,继续了隋朝时派遣的遣隋使,通过遣唐使大力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与政治制度。唐朝的强大令日本仰慕,故又称中国为唐土。唐亡之后,五代十国混战,之后的北宋南宋不仅没有控制辽东地区,连幽云十六州也不在他们管辖下,与日本的沟通只有通过海上贸易,自然没有了因朝鲜而起的军事冲突。加上宋朝经济、文化更加发达,比如理学传入日本对日本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宋朝灭亡,元朝建立,忽必烈的东征日本被神风击败,这使得日本不再尊重,甚至抛出宋亡之后无华夏的论调,暴露了其野心。元亡明建后,太祖朱元璋要求日本称臣为藩,遭到日本斩使挑衅,大怒的朱元璋本欲征讨日本,被臣下劝阻。但朱元璋还是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日本是小人之国,同时他也不愿与日本进行朝贡贸易还有其他海上贸易,也使得日本经济蒙受损失。到朱棣及后世明君时才开启与日本的朝贡贸易,但日本管控不了民间自发的海盗行为,导致倭寇时常袭扰大陆沿海,虽然涌现了戚继光等明将,但明朝还是损失惨重,倭寇一度威胁甚至虏掠地方州府,更可恨的是日本人逼迫被俘的汉人伪装成倭寇,甚至拿他们打头阵当自己人用,导致明朝缉拿的很多倭寇中,大部分都是被俘的穷苦***被迫伪装的。明朝后期国力衰弱,日本丰臣秀吉基本完成对日本的统一,国内的土地已经不够分封贵族了,丰臣秀吉急需更多的土地,他盯上了当时的明朝,甚至还幻想着让***居住在紫禁城而自己镇守宁波,不过他需要一个跳板,这就是李氏朝鲜。日本基本是平视明朝的,没有唐朝时的仰视,且其一直是一个根据自身利益灵活变化的国家,深知丘吉尔说过的不存在永恒的朋友,只存在永恒的利益。不过丰臣秀吉西征朝鲜最终失败了,其自己也急病而死,明万历抗倭援朝一举稳定东北亚局势两百年。后来建立德川幕府的家康为求稳定也不再发动战争,德川幕府后来自己也闭关锁国,大大削减对外交流。日本的对外态度从来没有变,一切为了自身利益的考量而已。至于后来明治维新、甲午海战也是他们自身利益考量的体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人研究明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日本 明朝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