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政治制度历史,唐朝政治制度历史演变

kodinid 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政治制度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政治制度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政治制度?
  2. 唐朝的政治措施有哪些?
  3. 唐代政治制度和宋代的异同
  4. 隋唐时期有哪些政治制度的创新?说明其历史意义?

唐朝政治制度?

1)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政令;三省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协助机构;政事堂是合议军国大事的中央机构。全国一切大权均集中皇帝手中

(2)分相权为三,既削弱相权,又使其互相牵制,降低三***官的品级。

唐朝政治制度历史,唐朝政治制度历史演变-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削分相权,加强皇权

唐朝主要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

特点有:

唐朝政治制度历史,唐朝政治制度历史演变-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三***官共为宰相,宰相集体在设于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

2、三省职权合并在一起才构成完整的宰相权力,中书省具有出令权和勘议权,门下省则署颁制敕、裁决庶政,其中门下省在日常政务的处理过程中处于枢纽地位

唐朝的政治措施有哪些?

唐代国家行政方面的措檀越要有4个:(1)政治制度—3省6部制,国家权利主要集中于此。

唐朝政治制度历史,唐朝政治制度历史演变-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央***机构分为3省、6部、1台、5监、9寺;地方上分为道、州、县3级行政(2)军事制度—府兵制建立均田制基础上因此是兵农合1的制度。

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战时则应征作战。

1般任务是轮番到京城宿卫或到边疆和内地的要地戍守(3)选官制度—科举制,始创于隋朝,至唐代进1步发展、完善。

通过科举考试当官成为提拔官僚的主要方法,有益于打破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对任选官员乃至影响朝政大局的垄断,进1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4)税赋制度—均田制,庶民根据户籍授田,贵族及官员按品级授田。

唐代政治制度和宋代的异同

1、唐: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完善科举制,有利于提***员素质,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2、宋:以集中军权入手,把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都收归中央,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重文臣轻武将;重中央轻地方;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隋唐时期有哪些政治制度的创新?说明其历史意义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

1.三省六部制,该制度的创立,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2.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时期有两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创新,分别是三省六部和科举制。

三省六部: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唐朝沿用隋朝制订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当时在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为三省宰相共议军国大事的场所。

意义,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科举制:唐代是科举制度的奠基期。唐代科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进士科的崛起,并成为了士子出身人仕的首要途径。唐代开诗赋取仕之风,大大促进了诗歌繁荣。通过科举考试,把作诗投入仕之道,这必然促使世人对诗的努力学习和钻研。当时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几乎都是诗歌作者,诗成了知识分子学习、钻研的必修科目。

意义,冲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有利于扩大官吏的来源,有利于提***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选拔官员的一定公平公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政治制度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政治制度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制度 政治 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