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唐朝历史,历史学家唐德刚

kodinid 5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德刚唐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德刚唐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如何看待福泽谕吉的脱亚入欧?
  2. 晋朝的八王之乱祸根是谁一手造成的?

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如何看待福泽谕吉的脱亚入欧?

既然是"如何看待",我就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当时日本"脱亚入欧"完全是一种舍本逐末的错误行为。

唐德刚唐朝历史,历史学家唐德刚-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日本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为了掩盖自己贫穷、落后的事实。而结果我们都知道,没有成功。

但日本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发展起来,成为发达国家,反而不用"入欧"就赢得了尊重,所以后来也就没人再提这件事了,因为他们不需要名号来提升他们自身的影响了。

在福泽谕吉提出脱亚入欧之前,日本是以儒学经典指导国家的政治经济

唐德刚唐朝历史,历史学家唐德刚-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军官佩里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战舰打开了日本封闭的大门*。

1860年,福泽谕吉随幕府官员乘船访问美国。他们看到了从所未见的资本主义繁荣和发达。两年后,福泽谕吉再次随团远赴欧洲考察各国,通过考察医院、银行、邮政、兵制、议会等*,让福泽谕吉终于意识到,仅学习技术层面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制度等根本问题上解决问题。

1885年3月16日,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发表《脱亚论》一文,称“为今日计,我国不应犹豫等待邻国(指清朝)之开明而共同振兴亚细亚,不如脱离其行列与西方文明之国共进退;对待***、朝鲜之法,亦不能因其为邻国而给予特别关照,唯有按西洋人对待彼等之法处理之”。脱亚入欧口号一经提出,便被日本***奉为圭臬,成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列岛上下喊得最响亮的口号*。

唐德刚唐朝历史,历史学家唐德刚-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与此同时,如同千年前模仿唐朝长安建造奈良一样,明治时期,日本人在东京银座建起了西化一条街。街道包括:煤气灯、有轨电车、欧式小洋房等均仿制欧美布置。

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后算是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日俄战争后的十多年间,又进行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电力产业革命”,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经济上完成了“脱亚入欧”。

一战后,日本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与新老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美等共同主持和参与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从而在政治上完成了“脱亚入欧”。

今天之日本,不管从政治和经济上均已全新的面目昭示于世界,而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并没有因为欧化而丧失殆尽,他们也保留着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

若是某个所谓好的文化被莫名的丢弃,那一定是某个方面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不可能在“无知的山谷”里呆一辈子,古老的不一定全是好的,甚至可能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承认自己的弱点相比自我的盲目自大,哪一个能走得更远呢?

怎样执行脱亚入欧?在日本叫和魂洋才,在中国叫中体西用。。差不多一个意思吧。。都是穷则思变。。。我不知道,据唐德刚说,英文里有句谚语——搞不过他,就加入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成功了一半,失败了一半。

成功了一半,说的是福泽谕吉把日本成功的带入了近代化。

失败了一半,说的是日本没有走向和平崛起之路,反而走向了帝国主义扩张,最后自己国家挨了两颗***,是世界上唯一挨过***的国家,整个日本几乎被轰平。

日元上的福泽谕吉

福泽谕吉生于日本江户时代,福泽谕吉和当时的日本知识分子一样,接受的是儒家教育,1836年福泽谕吉一家回到了中津藩,1842年,野本真城因为 改革藩政触怒了上层, 受到处罚被迫隐居,而当时的福泽谕吉就在1847年投奔其门下,开始了正式入学教育,1849年,福泽谕吉又在白石常人门下继续学习。

福泽谕吉其实很讨厌抽象性思维的儒家哲学理论,尤其是朱子学理时代建立的壁垒森严的政治体制。

自1641年起 , 日本命令荷兰商船每次靠岸后必 须提交称为 风说书 ”的海外情报汇报 , 内容主要是描述船长船员 等的各类海外见闻 。 自此提交“风 说书 ”就成为进入曰 本的海外商船的 惯例 , 所有赴长崎贸易的中国商船 , 也必须提供来自中国消息的风说书 , 各种风说书事实上也成为幕府 当局了解国际局 势与海外动态的主要信息来源 。所以日本尽管也是“闭关锁国”,但是对外消息并不封闭。

也就是说鸦片战争爆发前后,日本对于清朝的问题是很清楚的,对于美国将军佩里带舰队逼迫日本开关,日本人也知道到底发生什么,日本迅速妥协,并且在1860年以交换条约的名义对美派出代表团,而福泽谕吉就在第一批,也就是1860年日本赴美代表团中。

晋朝的八王之乱祸根是谁一手造成的?

历史上有西晋东晋。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暂时统一过全国的朝代,可惜时间很短便终结了。而西晋灭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八王之乱。

先来谈谈什么是八王之乱。所谓的八王,指的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之乱是怎么来的呢?这要从一个智障皇帝的废立问题说起。

西晋是司马氏的天下。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是西晋十分重要的统治者,素有太康之治的美誉)去世后,太子司马衷即位,为惠帝。惠帝因痴呆无能,导致贾后专政。

贾后为了独揽大权,命楚王玮先后铲除异己,其中包括惠帝的舅舅杨俊。杨俊去世后,贾后继而杀楚王玮,并囚杀杨太后,这一系列的举动,引起了朝中不满。

296年,赵王伦应诏入京,掌握军事和朝政;299年,赵王伦用计使贾后杀太子,后杀贾后及其党羽;301年,赵王伦废惠帝,自称皇帝。而赵王伦的举动又引起了其他诸王的不满,于是齐王囧、成都王颖、河间王颙讨伐赵王伦,惠帝复位。

虽然惠帝重新登上了皇位,但因无能统治国家,只是诸王的傀儡,于是诸王又开始了多年的混战,战火弥漫,诸王军队烧杀抢掠,导致民不聊生。最终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入朝专政,杀司马颖和司马颙,毒死惠帝,诸王力量消耗殆尽,“八王之乱”结束。

从根本上讲,八王之乱的出现是因为皇帝的无能,以致大权旁落,诸王为争夺统治权而爆发的战争。而八王之乱直接引起了西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晋灭亡的加速剂。但如果真要说这场祸乱要谁承担责任,我想有两个人难逃其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德刚唐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德刚唐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福泽谕吉 日本 惠帝